陶鵬彥
(重慶市松樹橋中學,重慶 400000)
隨著我國當前教育的不斷改革,新課改全面推進,高中數學教學也面臨著很多改革的挑戰。新課標對高中的數學教學也有明確的要求,教師既要做好在傳統教育中傳授知識的作用,更應該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轉化為主動的學習新知識。而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嶄新的教學方法被運用到數學的教學之中,它可以滿足當前新課標的要求,同時擴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筆者根據自己在工作崗位中的實踐,對高中數學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有了很深入的思考。
傳統教學模式只是著重于學生的成績分數,學生學習數學的好壞成績是唯一的標準,教師在課堂上講課,學生在課后很努力的練習,學生只是被動的來接受數學的學習,學生的情緒經常被忽略,那些表面很努力的同學取得的成績卻不是那么好,這就需要進行研究性學習使學生化被動為主動,主動的解答自己的疑惑,主動的去思考,主動的去解決遇到的困難,主動的去接受新的知識,學生的學習成績就會在很大程度上進步,數學的教學的目標也就完成了。此外,研究性學習不僅僅使用于數學課堂中,在很多的學科中都可以提倡這種教學模式。從長遠的發展來看,學生今后人生的發展都會受到影響,鍛煉他們主動思考問題的能力,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學生今后學習的方式。
在時代不斷發展及新課改不斷深化,研究性學習方式教學的提出是符合這一背景下要求的全新的教學模式.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能夠促進學生多方面素質的發展,從而能夠實現素質教育要求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的要求.研究性的學習方式主要有開放性、實踐性及探究性三個主要的特征.開放性主要是指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發展水平及學習能力等背景對學習的方法及內容有選擇性地學習,這能夠促進學生在創新能力方面的發展.探究性主要是指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之中,不是局限于教材的一些表面知識的學習,而是對所學過的知識能夠深入地進行探究與發現,這更加能夠促進學生在探究精神方面的發展.時間性主要是指學生能夠將理論與實踐進行結合,從而能夠利用在書本中所學習的數學知識來對實際發現的問題進行解決,從而能夠促進學生在實際問題處理方面的能力.綜合上述的特點分析,我們能夠得知,研究性學習模式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在多方面的綜合發展.
在我們傳統的數學課堂中,老師是主體,上課主要是講一些理論思路,學生根本不知道為什么要學習,所以大家對課堂的參與度都不是很高,所以必須把研究性學習引入到高中課堂中,教師必須改變以前的模式,在講課的過程中,提出問題,使學生產生興趣,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積極的動腦思考,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所學的教材之中,也可買一些能讓學生主動思考的有趣資料,引導學生一步一步的去思考,發現并解決問題,對待不明白的定理,自己親手去論證,解決不了就找老師商議,長此以往下去,這樣不僅解決了學生數學上遇到的問題,而且也不斷拉近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有利于提高高中的學習成績。
數學教材,是高中學習階段最具有權威性的書籍,所以教師應該更加重視及尊重它的價值.一方面,教師要能夠充分認識到數學知識的學習首先需要對前人的研究成果進行學習,不斷掌握概念及公式等方面的知識.另一方面,教師要充分地認識到數學知識的學習僅僅依靠前人的經驗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進行思考及創新,所以研究性學習方式能夠對數學知識的學習進行“再創造”,能夠讓學生在不久的將來不斷發揮探究精神,促進我國數學事業的不斷進步與發展.
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學習數學的規律,并將這些規律讓學生自己進行概括,在概括的基礎之上,通過學習過程進行驗證,在新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對教學難點和重點只是進行簡單地提點,更多的讓學生組合進行完成,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學習過程當中發現學生的問題,而這些教學過程的具體操作,必須要建立在學生能夠清除表達自己問題的基礎之上。
研究性學習具有科學性,掌握這種學習方式能有效地運用科學的思維方式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樹立正確的思維觀念和靈活的數學思考方式,從而提升數學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在開放的教育方式下,學生成為問題的發現者,探索者,進而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在不斷深入探索過程中理解數學的本質[4].開放題型具有獨特的思考方式和解題思路,通過對開放題型的思考運用,增強對基礎知識點理解運用,這對研究性學習有著獨特的意義.
課后作業是教學必不可少的一環,是對課堂知識理解運用的實地檢驗.作為占有大量時間比重的關鍵環節,必須加強與研究性學習的融合.傳統教育下的數學作業往往采用“題海戰術”,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疲勞心理,難以實現課后作業的意義.在研究性學習條件下,通過改進作業模式,增加提問式作業、家長參與式作業、社會問卷調查式作業等方式,增加作業的實際應用性和可參與性.
伴隨著高中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各種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先進的教學模式不斷進入到高中數學教學的課堂中,在眾多教學模式中,研究性學習逐步成為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研究的熱點。顧名思義,研究性學習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之下,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心理特征,學生選擇不同的研究領域,自主的進行學習,研究,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學習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