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鎮(zhèn)秋
(南川道南中學,重慶 408400)
一天,在上女生籃球課時,我發(fā)現(xiàn)有部分同學在投籃練習時在旁邊觀望,當看見其他同學投球進籃筐的時候,則露出羨慕的神情。問她們?yōu)槭裁床蝗ゾ毩暎齻冋f出了原因:原來,她們力量小,基礎差,沒有掌握投籃技巧,多次投不進,因此喪失了信心。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后,我和體育組其他老師進行了交流,又發(fā)現(xiàn)了許多其他類似問題。于是,我們進行了討論,并針對性地對一些運動項目進行了改造,許多學生對此非常歡迎,并積極參與,提高了學生的運動興趣。現(xiàn)列舉如下,供同仁參考指正。
針對部分女生力量小,基礎差,投籃技巧差的情況,我們將一個直徑兩米的圓環(huán)綁在高2.8-3 米的柱子上,讓女生練習投籃,由于高度降低,籃筐增大,命中率大增,不時傳出她們投進后的歡呼聲。不僅如此,一些男同學看到了這個工具,一個個興高采烈的玩起了平時因籃筐太高而不能玩的扣籃來了。排球在我校一直是重點項目,然而,由于標準排球的皮質硬,速度快,初學時,許多同學特別是女同學,墊不了幾個球就兩手紅腫,因為技術不到位,球也到處亂飛,覺得吃力不討好,不愿再練習了。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在學習排球時,先用軟排球練習墊球技術,掌握了技術,體驗到樂趣,再逐漸過渡到用正規(guī)球練習。許多女同學因此興趣大增,不怕勞累,每節(jié)體育課都堅持練習墊球,不但墊球技術好,由于長期堅持,連以前最怕的800 米測試也輕松過關。
在學習完足球的基本技戰(zhàn)術和規(guī)則后,由于課堂上時間短,人數多,及學生的身體條件,我們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利用足球場的禁區(qū)或其他小場地,放置一個欄架為球門,不設專職守門員進行比賽。對基礎好的同學,我們甚至不設球門,而是設一個樁子作為球門,練習他們的射門準確性,也取得較好效果。由于初中學生的耐力素質處于發(fā)展期,小場地這個改造方式對于初中學生也適用。
在進行小型排球比賽時,因為大部分學生還未掌握好基本技術,我們還打破傳統(tǒng)規(guī)則:改變人數要求,雙方人數只要相等,甚至只要對方同意,人數不等也可以。擊球次數也由三次過網改為可以是4 次或更多次。鑒于大部分同學特別是女同學跳的高度不夠,甚至降低網高讓他們也體會扣球的樂趣。
像以上這些對項目的改造我們還有很多,在教學上也取得了較好效果。教師只要開動腦筋,多與教師和學生交流了解,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思維,從運動項目的技術要求,器材要求,場地要求,比賽規(guī)則等多方面進行改造,合理安排學習內容,一定能激發(fā)學生興趣,達到學習目的。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某一項目感興趣,才會去關注,去探索,去實踐,并在實踐中學習,找到成就感,享受到成功。才能形成學生自主參與,主動參與,長期參與,從而為其形成終身體育奠定基礎,達到我們學校體育的目的。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本身就是體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以生為本”的具體體現(xiàn)。因此,如何根據學生情況,學校實際創(chuàng)造性的選擇教材,改造運動項目,使之適合學生自身條件讓其對所學的學習內容產生興趣,他們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就會逐漸形成運動愛好和運動興趣。在體育教學中,對教材內容是否感興趣應該站在學生的立場上考慮。教師應在平時與學生多互動交流,了解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各種難度大,技術性要求高的體育項目進行合理改造,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掌握基本技術,再逐步提高難度要求,使學生喜歡并參與這些項目,并從中體驗到樂趣和成功的喜悅,由樂學到愛學再到我要學,從而養(yǎng)成主動學習參與鍛煉的習慣,為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樹立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