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百姿
(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南關中心校長閣小學,河北 承德 068350)
音樂教育具有認識功能、教育功能、審美功能。音樂教學在素質教育中有著明顯的優勢,有著自身的規律,起著其他學科不可代替的作用。
僵化的教育和過重的負擔一樣,都是十分令人掃興的。一些音樂教師始終以"權威"自居,認為音樂知識技能的習得需要教師授予學生。他們把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想得過于簡單,忽視了該年齡段學生強烈的探究心理和自主意識;也有一些音樂教師把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想得過于成熟,認為學生自視大人,怕在課堂上放聲歌唱和縱情表演,于是盡可能減少音樂活動;也有教師認為學生自主活動多了容易造成課堂的"雜亂",教學秩序無法控制。
音樂教學是一個審美感知和審美發現的過程,應該始終貫穿審美情感的體驗。遺憾的是目前的小學高段音樂教育還未能很好地體現素質教育思想,教師往往關注著技藝和知識的傳授,卻忽視了學生內心的審美情感。久而久之,好奇的心境不復存在,期盼換來的是一成不變的課堂氛圍和學習模式。學生的審美體驗得不到認可,個性得不到充分張揚,甚至連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都無法養成,最終導致對音樂課也毫無興趣。
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是喜歡直觀、形象的物品和自己動手實際操作。教師應抓住這一特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如上《蝸牛與黃鸝》這一首歌曲,教師先拿出蝸牛與黃鸝的頭飾,讓兩個小學生上來分別帶上頭飾,戴蝸牛的學生做慢騰騰的動作,戴黃鸝頭飾的學生做輕快飛來飛去的動作,其余學生分成兩個聲部,分別唱蝸牛與黃鸝的部分,演唱與表演結合。之后再換其他學生上來表演。小學生好勝心強,富于進取精神,這種精神在比賽過程中尤為突出。在教學過程中適時采用比賽的形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1.了解學生,做他們的好朋友
青年教師與學生交往上年齡與活動比老教師占優勢,容易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并向學生學習,研究他們的生活、學習、勞動,關心他們的喜怒哀樂,熟悉他們的社區家庭,利用課余十分鐘和學生平等、自由地對話,增進了解,提高學生對我的信任度。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我從中發現了許許多多實實在在的問題,也解決了許多學生的困惑。漸漸地,他們上課的紀律比以往好多了,我還深刻地記住他們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我們并不怕音樂老師,因為她是我們的朋友,所以我要尊敬她。"這使我明白,作為一位教師要全身心地、滿腔熱情地去愛學生。
2.演示音樂的美麗
讓音樂走出課堂、走進生活,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嘗試創作,將音樂學習活動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展示實物、圖片等教具進行示范性演唱或采用現代化視聽手段,指導學生獲得感性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演示法直觀性強,能使學生獲得具體、生動、真實的感性知識,對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集中注意力,發展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思維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對教材進行范唱或范奏;配合教學內容出示相應的掛圖及實物(如:樂器),運用錄音、幻燈、錄像等視聽電化教具。但是在演示前要按照教學任務與教材內容,事先有明確的目的與要求,并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演示時能進行重點分析、欣賞,使學生對主題能加深記憶。鼓勵學生大膽發表意見,積極參與討論。討論后要有小結。教師對學生討論中的各種意見,要進行辨證地分析,做出科學的結論和評價,允許學生保留自己的意見。
盧梭曾說過:“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次序,我們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它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我們將造成一些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鐘的兒童。”我們所提出的小學音樂教育就是在尊重的前提下,順應學生發展規律的一種開放的教育,是讓學生成為冰心所說的“像野花一樣自由生長”,像蔡志忠所說的:“讓孩子快樂地成為他自己”的教育。美國著名音樂教育心理學家詹姆士·墨賽爾指出:"器樂教學可以說是通往更好體驗音樂的橋梁。"在欣賞教學中,經常讓學生用樂器演奏那些動聽的旋律,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實踐去感受樂曲的情感;在進行旋律創作時,樂器無疑又給他們對音樂旋律的感知提供了幫助;在掌握和弦時,學生可以利用器樂去嘗試哪些音放在一起是和諧的,哪些音放在一起又是不和諧的。通過課堂器樂的幫助,促進他們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提高他們的音樂素質。教學方法很多,教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教學方法。教授法包括講述法、講解法兩種。教師在運用講述法時,教師的語言要生動形象在敘述和描繪教學內容時可以穿插一些與講述內容有關的趣聞,以增強講述的效果。講述法一般用于基本樂理的定義,含義等。教師在講解時,可穿插直觀的掛圖、音響及練習法等,使講解更明了、透徹。
總之,要上好一節音樂課,只運用幾種教學方法是遠遠不夠的,還需在整個教學手段上、在教學環節的設計和課堂布局上進行精雕細刻。只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多動腦筋想辦法,采取多種多樣生動、通俗的方法進行教學,一定能使學生順利而準確地掌握教材中所規定的技能。我們教師要在每個短短的四十分鐘里起主導作用,就必須創造積極的教學狀態,發揮自身素質特長,努力做到“啟發有方、誘導得法”。讓我們銘記柯達伊的告誡:"好的音樂教師,要比歌劇院的指揮重要得多。一個蹩腳的指揮,不過是失敗一次,而一個蹩腳的教師連續失敗三十年,則要扼殺三十批兒童的音樂天才。"我們肩上的擔子是沉重的、神圣的,愿同行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