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梨香
(江西省上饒中學,江西 上饒 334300)
引言:在當前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各學科都十分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但在寫作教學中尤其重要,因為寫作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思維過程,創新思維是思維活動的核心,因此創新思維成為寫作教學不可缺少的素質,也是寫作教學應重點培養的能力。
現實中中學生普遍存在著對寫作的畏懼心理,因為他們面對寫作主題時往往會出現“頭暈目眩”、“無話可說”、“不知道如何下筆”等現象。創造思維則能更深入、更高層次地掌握知識,并將這些知識廣泛運用于解決實際問題中,使思維向流暢、靈活、創新方向發展,這無疑對學生的寫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創造性思維寫作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從多方面、全方位地進行寫作訓練,主動、積極地啟發學生的思想感情,在習作中增長知識,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掌握寫作技能。具有創新思維能力的學生在面對寫作時不會產生畏懼心理,而是調動起自己的資料庫,選擇符合題目要求的、切合實際的、新穎的角度來抒寫真情,文思泉涌,很快就產生了一篇好作品,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效率,也保證了寫作質量,甚至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寫作信心,激發寫作興趣。因此,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寫作有著積極的影響。
通過寫作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努力將其滲透到寫作的各個要素之中,使文章具有新的材料、觀點、角度和人物,使之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從而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同時,也彌補和更新了傳統寫作教學中諸多缺失的教學方式、方法和策略,如針對傳統教育中缺乏個性教育、誠信教育等,鼓勵學生通過選材角度,抒發真情,走出虛偽寫作的誤區。針對教學中存在的隔閡,將寫作與現實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引導學生深入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有效地將課堂與生活、社會聯系起來,使寫作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
寫作風格鮮明,新奇、新穎、獨特,是創作想象的基本特征。指導學生挖掘主題深層意蘊,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創作主題鮮明作品的重要思維方式。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就必須以課本為軸心,向學生生活的各個領域主動延伸、拓展,讓學生投入生活,在生活中學會寫作,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使學生在平凡的生活中發現閃光之處,是讓學生寫出鮮明觀點的重要途徑。
例如,在班級活動中,當你的想法與大多數同學不一致時,你是堅持自己的觀點并說服別人,還是尊重大多數同學的意見?請你以“When I Have a Different Opinion”為題,用英語寫一篇100~120 個詞的短文。教師可以通過佳作評獎會上宣讀學生課余佳作,引導學生要寫出主題鮮明的作品就必須有生活的激情,要注意在平凡的生活中觀察,寫出真情實感,寫出深刻的意境,文章才有鮮明性。
一個學生,如果他從一開始就學習不好,但在一次成功之后,他的成績也會進步一點點。一個自信的人一定會成功,一個成功的人一定會越來越喜歡自己做的事,所以在學生學習寫作的過程中,一定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自信。英語畢竟不是我們的母語,學生的接受能力可能會稍有減弱,這是正常現象,但有些學生太過極端,覺得自己的學習成績提高不了,此時老師要及時地給學生樹立自信,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書寫一些簡單的英語日記,讓學生從日常一點一滴的積累中建立寫作自信,讓學生在學習英語這條路上有堅定的初心,讓學生敢于在眾人面前展現自己,發掘自己的潛能,進而培養寫作教學中創新思維。
在英寫作中,合理的結構、鮮明的主題當然是一篇好文章的必備條件,恰當的用詞、靈活多變的句子也是寫好文章必不可少的。一句多譯是語言靈活運用的最佳方式,也為文章增加了不同的色彩,這是由于英美各國的文化、風俗、習慣不同造成的。通過一句多譯這種表達方式可以使整篇文章色彩鮮明,不拘一格,避免了單調、枯燥。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寫“他太小不能勝任這項工作。”這句話,要求最少用兩種方式。然后教師公布答案進行講解,幫助學生分析句子。如:
①He is so young that he is not up to this job.
②He is so young that he is not qualified for this job.
③He is so young that he is not equal to this job.
④He is so young that he is not fit for this job.
等等。這些都是這句話的表達方式。通過一句多譯這種教學形式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充實文章內容,讓文章彰顯活力,進而有培養寫作教學中創新思維。
總之,寫作是一個十分復雜的思維過程,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就必須加強學生的創新思維訓練。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寫作的創新能力和思維是一個長期的任務,教師必須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實效。與此同時,教師還應向學生灌輸終生學習的思想,鼓勵學生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樹立學習英語的心態,培養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創新人才,在適應新時代社會發展需要的同時,進一步提高英語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