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中學,新疆 阿拉爾 843300)
音樂起源于節奏,所以節奏是音樂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部分,小學生要想較好地學習音樂,在音樂技能方面就一定要充分掌握較佳的節拍感及節奏感。所以,在小學音樂教學活動當中,教師要高度重視節奏教學這一環節,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音樂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能力。
節奏、旋律為音樂中兩個最基本的要素,特別是節奏,為音樂骨架。節奏包括了音樂當中必需的一些元素,例如和聲張弛、曲式結構、動機發展、旋律起伏、調式轉換等等。所以,音樂情緒一個重要表現形式就是節奏的運動。在音樂當中,節奏會跟隨情緒變化發生相應的變化,例如一些抒情的音樂,它們的節奏就會比較緩慢,但那些比較歡快和激揚的音樂就會有比較快的節奏。由此可見,音樂情緒的一個重要表達方式就是節奏,節奏為音樂的語言。所以,進行音樂教育的時候,最為重要的就是要掌握相應的節奏,使小學生們充分感受音樂的節奏,進而對音樂節奏進行充分掌握,只有這樣才會讓學生真正地體會音樂,認識音樂并樂于學習音樂。可是小學生因為年齡比較小,心智發展還是初級階段,所以完全掌握音樂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相應的音樂教師進行教學的時候就要從節奏教學入手,利用一些科學的節奏訓練方式,讓學生形成較好的音樂節奏感,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音樂學習。
律動也就是指小學生通過相應音樂的旋律和節奏而做出的某些有著一定規律的簡單動作。在實際開展小學音樂節奏教學的時候,相應的音樂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在欣賞音樂演奏的時候同音樂當中的律動進行聯系,進而主動同相應的音樂情緒進行融合,通過這種方法,可以讓小學生充分感知音樂節奏。此外,因為體態律動同音樂本身的律動是相互適應的,且比較適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所以利用體態律動進行小學音樂當中的節奏教學是一種非常科學的教學方法。小學音樂教師進行具體的體態律動教學的時候,要立足于音樂的節奏,同小學生生活實際進行聯系,然后利用舞蹈、游戲、動作等等方式讓小學生通過身體動作去體會音樂、表達音樂,并且通過這種方式來訓練學生對音樂節奏感的掌握。例如學習《拉起手》這首歌曲的時候,因為這是一首青春洋溢的樂曲,所以整個歌曲的節奏都比較歡快,用一些輕快跳躍的音樂旋律有效表達人們對于青春的向往,激勵學生們要珍惜青春,在音樂主題方面也充分表達了友誼、團結、和平等思想。對于這首歌曲教學,教師可以先通過兩個拍子進行導入,然后運用笛子進行和旋,伴隨笛子的律動,令學生們跟隨旋律唱歌,一邊唱歌一邊打拍子聽旋律。在這個過程中使小學生們自己感受音樂旋律的輕重方面的不同,然后通過拍子進行表達。通過多次訓練學生之后,找到相應的規律,教師及時總結這些規律,從而使學生充分認識到音樂節奏,有效提高感知音樂節奏的能力,提高音樂水平。
小學生受自身身心發展特點限制,所以會對一些自然的事物產生濃厚興趣。所以小學音樂教師開展節奏教學活動的時候,就可以有效利用學生這一特點,進行就地取材,親自制作一些樂器,自然事物本身就有很多趣味性,所以音樂教師就能通過某些自然事物將小學生注意力吸引住,進而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誠然,在這一過程中還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隨機應變。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中的節奏教學,只要通過某些比較簡單的打擊樂器就可以實現,并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利用教學,使學生們充分掌握相應音樂節奏類型之后,利用打擊樂器來鞏固新學習到的音樂節奏。但相應的打擊樂器制作通常可以選用簡單做法,例如可以讓學生們對身邊的廢舊物品進行二次利用。比如可以在文具盒上面綁幾根橡皮筋,這樣抽動皮筋的時候就能聽到嗒嗒嗒的聲音,在頻率不同的情況下,音樂節奏就會發生變化。另外,音樂教師也可以教小學生們在空的易拉罐當中盛上沙子,只要半罐就可以,這樣上下搖動后就可以聽到沙錘的音色。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雙手擊打使小學生通過相應的樂器技能訓練,使其形成較強的音樂節奏感。例如教授《小雨沙沙》這首歌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先讓小學生對下雨的聲音進行模仿,然后學習歌曲,有效把握歌曲的節奏,然后模仿雨聲,在沙沙沙聲音的伴隨下演唱歌曲。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一方面能夠快速激發出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相應的音樂教學當中,此外還能激發小學生創作音樂節奏的欲望,促進學生感悟音樂節奏能力的提升,加強小學生學習音樂的能力。對于一些高年級的學生,進行節奏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做一些難度比較大的樂器令學生們演奏,然后對音樂節奏進行感知。比如教師可以利用竹子來制作長簫和長笛,通過學生親自演奏進而熟悉音樂旋律并感知其節奏。
小學音樂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進行節奏教學的時候,教師應采取多種科學方法讓學生們體會到音樂節奏的美感,激發小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其形成良好的審美能力,進而保證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