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娜
(河北省保定市蠡縣幼兒園,河北 保定 071400)
幼兒園數學教育是指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感知并發現客觀世界的數量關系、空間形式,從而初步建立數學概念并形成數學能力的過程,是對幼兒數學思維和數學素養進行培養的重要途徑和方式。《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明確指出,幼兒數學教育應在充分聯系幼兒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引導幼兒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建立對于數量關系的直觀認識,并從中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所在。為此,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應在充分了解自身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深入探究開展幼兒數學教育的有效方法和策略,通過對教學方法和手段的不斷改進和創新實現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并為實現幼兒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幼兒雖然心智尚未成熟,卻有著活潑好動、愛玩愛鬧的天性,對于生動、富含趣味性的游戲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通過設置趣味游戲的形式來進行數學教學不失為有效的方法和策略。為此,在開展幼兒數學教學時,教師應從具體的教學內容出發,通過設置游戲情境的形式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在良好的玩樂氛圍中促進數學教學目標的實現,使數學教學得以高效地進展下去。
例如,學習數的點數、比較多少、相鄰數、一一對應、認識人民幣等內容時,創設游戲情境,如摘果子、動物運動會、穿項鏈、給小動物喂食、超市購物等,讓孩子在愉快的游戲氛圍中進行操作和探索,加深對數概念的理解。其實,只要老師鉆研,所有的數學教學內容都能通過趣味游戲的設置,為單調、枯燥的數學教學增添無數趣味性和生動性,強化幼兒的數學學習興趣,推動數學教學的順利進展和實施。
幼兒由于受自身年齡的限制,生活經驗和社會閱歷相對欠缺。但是相比于單調、枯燥的數學知識來說,他們更容易對生活中熟知的事物和現象產生好奇心。基于幼兒的這一心理特征,教師應從數學與生活密切相關這一特征出發,巧妙聯系幼兒的生活實際開展數學教學,將抽象數學知識的講解以幼兒喜愛且熟知的生活化方式呈現出來,使幼兒的思維能夠始終保持在活躍的狀態,從生活中發現數學知識的奧妙所在,產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濃厚興趣。
例如,為了使幼兒對等分的概念有深刻的了解和認識,教師可以通過創設生動情境的形式進行這一知識點的講解,比如給幼兒提供一定數量的蘋果,先讓幼兒通過數數的形式了解蘋果的數量,然后引導幼兒思考假如將蘋果平均分給兩個人,每個人蘋果的數量是多少。引導幼兒通過親身實踐的形式進行劃分,并在幼兒劃分的過程中一直強調分的份數以及平均的概念,使幼兒在親身參與的過程中對“等分”這一概念有深刻的了解和認識。如此,通過引入幼兒熟知的生活現象和案例開展教學,激活了幼兒自身相關的生活經驗,并實現了幼兒數學思維的發展,促進了數學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改進和提升。
多媒體作為信息經濟迅猛發展的產物,因其自身特有的集聲、像、色于一體的優勢在教學中深受師生的青睞和喜愛。將之運用到幼兒數學教育中,能夠將枯燥數學理論知識的學習以生動、直觀的畫面形式呈現出來,使幼兒在多重感官參與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并感知所學知識。為此,幼兒教師應巧妙將多媒體技術引入到數學教學中,以此來激發幼兒對所學數學知識的探究欲望,在興趣和好奇心的驅使下主動投身于對數學知識的探究中。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一些與數學知識有關的動畫片進行數學知識的講解,比如《米奇妙妙屋》,讓幼兒通過看趣味動畫的形式了解相關數學知識,在與動畫互動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幼兒的思維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利用多媒體給幼兒展示物體的長短、粗細或是高矮等的對比變化,通過直觀展示的形式加深幼兒對這些同類事物不同關系的認識。如此,便將單調數學知識的講解以多媒體直觀展示的形式呈現了出來,強化了幼兒對抽象事物的了解和認識,使數學教學得以順暢、高效地進展下去。
總之,幼兒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離不開教師對教學活動的精心安排以及幼兒的積極、主動參與。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應在充分了解自身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深入探究開展幼兒數學教學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使幼兒的數學思維和智力得以被充分開發和利用,為最終實現幼兒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