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芹
(安徽省肥東縣西山驛學校,安徽 肥東 231600)
在現代化素質教育、社會日益國際化的背景下,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這一重要素養應受到教育者的重視。但在現階段教育中,我國教育往往只重視了書面教學與成績而忽視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因此,為改變這一現狀,初中英語教師應把培養、提升學生口語表達能力作為今后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從而以此來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及綜合素質、響應新課標改革的要求。基于此,筆者將在下文分享幾個具體策略,為初中英語教學相關工作提供參考。
一個輕松的交流氛圍是初中英語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口語交流的基礎。輕松的交流氛圍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對于提高學生口語交流信心也有重要作用。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時應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交流氛圍、引導學生將內心語言轉化為口頭語言,使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自然而然地開口交談。
例如,在學習《can you play guitar》這一課時,老師可以以簡單的提問作為課前引導。例如可以以學校將要開展俱樂部為背景,進行“What do you often do on Sunday”或者“Which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等簡單提問,讓同學們在課堂內進行討論他們的興趣愛好,從而為同學們營造一個以興趣愛好、課余活動為主題的輕松的交流氛圍。爾后則讓同學們進行小組具體討論“Can you play piano or guitar”。在小組討論完成后,則可以進行更深次、難度更大的教學,例如可以以“Why do you like it”作為接下來所教內容的開端,引導學生用英語說出關于自己與興趣愛好的故事,以此來引導學生在輕松氛圍中進行口語表達與同學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因此,作為課堂上的主要人物,英語教師應為學生營造良好氛圍,發揮其在口語表達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過程中進行口語表達、引導其進行英語交流。
正如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英語教師如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對口語表達的興趣及欲望,那么教師的教學質量將會達到非常好的效果。因為學生如果對所學具有興趣,那么他便產生了自覺性、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將會自覺去學習、接觸,在英語的口語表達與交際中便是這樣。因此,情境式教學,將會成為英語教師提升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
例如,在學習《Don’t eat in class》前,英語教師則可以組織一些學生進行表演在教室吃東西、打鬧、奔跑等。而后則可以以“Don’t run in the hallways”“Sorry,Mrs Clark”的交流談話作為這堂課的開始,為學生創設一個學生違反班規班紀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生興趣,爾后則可以引入這節課以“school rules”為主題的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進行討論關于“class rules”的了解。或者進行“What can’t you do”小組提問,組織學生用英語進行討論校規校紀、列舉出library rules。從而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欲望、引導學生在現實生活情境中進行英語交流,讓學生敢于用英語進行表達與交流。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以普通話作為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交流的主要語言,因此,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國學生缺少用英語進行交流的環境。基于此,初中英語教師在課余生活也應組織學生開展相關英語活動,拓寬學生進行英語口語表達的路徑。
例如,在學習《I'd like some noddles》后,則可以組織學生在“English Corner”進行相關情景劇表演,讓英語教師對其進行評比打分。或者組織學生進行面條制作、而后讓其他學生用英語對其作品進行評價,unbelievable 表示非常好,good 則表示良好,just so so 則表示一般。而組織學生前往國際餐廳進行志愿服務也是不錯的活動,試著讓學生以“what can I do for you”為提問,為客人提供點單服務,以此讓學生在現實生活同外國友人的交流中提升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因此社會實踐活動不僅對于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且對于學生的交流能力與綜合素養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師教學過程中,不局限在課堂,在課余生活中也應拓寬學生的英語表達途徑,開展英語的社會實踐活動。
綜上所述,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之事,需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營造交流氛圍、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口語表達欲望及開展相關社會實踐活動、拓寬學生的口語表達途徑。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今后教學過程中,應從上訴幾個方面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進行提升。以此來響應新課標改革的新要求,對初中英語教學進行重新定位。從而讓學生在樂趣中提升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在生活情境中順利用英語進行交流以此來緊跟現代社會日益國際化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