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剛
(重慶市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重慶 409000)
教書育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班主任歷來都是一件難事,特別是中職班主任更為難當。其實,我們就中職德育教育而言,班主任只要能夠做到“用心用情用愛、盡職盡責盡力”,再加上寬嚴有度的引導,那么便能夠獲得較為不俗的德育教育效果,使得學生的道德水平得以不斷提高。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認為,中職學校德育教育工作整體質量的關鍵在于班主任,班主任只要能夠找到加強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徑,便可以讓學生的道德水平得以提高得更為持續、穩定、自然。
對于學生而言,他們的心理空間就存在于“與父母的交流”,存在于“與同學的溝通”,存在于“正常的社會交往”,存在于“校內的集體生活”,等等。但是,就中職學生而言,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其極易在心理空間中出現心理失衡的問題,從而表現出較多心理上和行為方面的問題,進而給班主任實施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這個時候,中職班主任要清楚地知道,要想與學生更好地進行溝通,就必須要“用心用情用愛”,以此來喚醒學生的自尊自愛之心,發掘出學生更多潛力以實現自我教育,為學生創造出一個相對較好的教育心理環境。特別是對于一些自卑心較強、行為習慣較差的中職學生,班主任更應該從情感的角度出發,去思考如何用愛來感化或感染學生的問題,努力給他們帶來理解、尊重和愛護。只有通過這樣一種途徑,班主任才能成功地取得學生的信任,讓學生開始能夠更為自然地接受并執行班主任提出的要求,并且將這些要求內化成為自身必須要予以嚴格遵守的道德準則,從而使得中職學生的道德水平得以獲得更為穩定的提高。
“獎勵”和“懲罰”是班主任及其他科任教師在教育工作進行過程中的一種慣用手法,對于管理學生而言是極為必要且有效的。但是,對學生施以獎懲的時候,必須要嚴格遵守“公平、公正、公開”這三項基本原則,若是沒有能夠注意到這幾點,使學生受到了不公平、不公正、不公開的獎懲措施,那么學生就會產生較為嚴重的抵觸心理,使得班主任站到了對立面上,令班主任毫無威信可言。因此,中職班主任在通過獎懲途徑來實現德育教育之時,必須要通過自己言行舉止的規范來做好率先垂范,凡是要求學生要做到的事情,自己就要先做到;一些不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自己也應該做到。通過這樣對自己施以高標準的要求,中職班主任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獎懲兼施,贏得學生發自內心的尊重,并成功地樹立起威信,從而班主任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進而學生的道德水平才能得以持續不斷地提高。
中職班主任要想進一步搞好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使學生的自我教育及自我管理能力得以獲得成功培養,就必須要抓住學生希望得到教師贊賞的心理,通過贊賞來讓學生學習中付出的努力得以獲得肯定,促使學生更好地體現出自身價值,激起學生強烈自信。因此,中職班主任必須要在德育教育中注意對學生進行了解,努力去找尋及發掘學生身上所具有的閃光點,更為及時地去對學生施以贊賞。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中職班主任為了能夠更好地利用學生的閃光點,就必須要對學生的缺點有所忽略,不要采取過激的方式,而是應該采用更為平和的方式來指出學生的缺點,并讓其在指引下改正。通過這樣一種途徑的德育教育工作開展,學生的自主意識將會獲得進一步發展,開始更好地去實現自我教育,從一定程度上使德育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得以不斷提高。
中職學生有時候會表現得過于自我,會用自己的思考方式來審視社會、評價自我、做出應對,不管是分辨“善惡美丑”,還是評價“是非曲直”,這一切全憑自己的好惡。同時,中職學生在對待組織紀律時也是保持這樣一種心態,整個學習過程或許會顯得過分的情緒化,是否違背了道德規范,是否在判斷中未能分清黑白,這些他們都不知道、不清楚、不明白。這個時候,如果直接和學生講道理,學生就覺得自己的能力受到了否定,沒有能夠獲得理解與尊重,開始表現出較為明顯的抵觸。因此,中職班主任要注意把握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切勿直接和學生講長篇大論的道理,而是學會將德育教育分散到其他教學活動之中,通過滲透于其他教育活動之中的德育教育來給予學生強烈的心理暗示,使得學生能夠更為自然地接受德育教育。這樣,在中職班主任進行的自由化德育教育工作中,根據教學實際情景和學生實際需求,使得德育教育的實施形式變得更為豐富了,從而德育教育的效果便獲得了有效地增強。
德育教育其實并不只是學校和教師的事情,家庭亦應該是德育教育工作進行的主要場所。中職班主任可以通過家長會、定期家訪、電話或網絡聯系等方式與家長進行接觸,并建立起良好的溝通交流,不斷地去了解學生的家庭生活背景、教育背景、人際關系背景等等,以此來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心理發展歷程,使得學生的心理特征能夠被更好地掌握,使得德育教育工作的推進變得更具針對性和指向性。同時,中職班主任還可以將與家長的溝通交流予以更好地利用,借此機會來向家長介紹學生在學校的具體表現,將學校實施德育教育的目的與方法傳達給家長,讓家長能理解、支持并配合學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讓德育教育的范圍得以擴展至家庭教育之中。正是通過“學校、教師、家庭”三者協同的途徑,作用于德育教育工作的合力才能得以成功地形成,而中職學生的道德素質才會得以獲得更好地提高。
究其根本,中職班主任所開展的德育教育工作,是必須要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既要對學生施以專門的強針對性德育教育,又要讓學生在其他教學活動中獲得相應的德育教育,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使學生德才兼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