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山東省青州第三中學,山東 青州 262500)
引言:鋼琴作為一種獨特的西方樂器一直備受矚目,它獨特的音色和表現方式令無數人向往,隨著它逐漸在中國打開市場,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學習這一門樂器,從而提升自己的情趣。在音樂課上,用鋼琴演奏的方式也成為了廣大教師率先考慮的授課模式。但是,由于教師和同學們在配合中經常出現問題,教師們對此也有了新的思考,如何將樂器與音樂課進行結合從而提高課堂的授課質量成為了老師們研究的重點,為此,教師們提出通過演奏方式和加強同學們對曲目的感情提高教學質量。
在演奏的過程中往往是以整首曲子作為彈奏的基礎,通過完整的曲子了解作曲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但是,將完整的曲子彈奏下來,學生常常不能理解在哪個時間點該與琴聲結合,經常出現搶拍或者漏拍的情況。而且,一首曲子的表達不是僅靠彈奏者對曲目感情的深刻理解,還考察了彈奏者的技巧能否將曲子中的細節完整展現。所以在課堂上,由于以上兩點不匹配的原因導致同學們對音樂課的興趣不高,師生間的配合也不夠默契。而且,在最開始的學習過程中,同學們首先學習的是鋼琴獨奏,忽略了其他表現形式,以至于在養成了獨奏的習慣后不知道如何用手中的樂器彈奏伴奏的曲子,忽視了合唱同伴的感受,不僅沒有展現出原有曲子的特點,還因為忽略了配合而失去伴奏的意義。根據以上出現的種種問題,教師應首先嘗試不同的風格,從而找到最合適的方法傳授給學生,雙方共同獲得進步[1]。
巴洛克一詞源于葡萄牙語,是當時對珠寶中不規則形狀的使用名稱,在音樂上體現為不停的節奏運動和復調織體中各個聲部的間歇不一致,連綿不絕,通過低聲部深沉雄厚的長音與高音流動的旋律構成強烈的空間感。在這種風格中,巴赫的演奏方式充分體現了巴洛克風格,他的音樂主要以復調音樂為主,會同時存在兩條或兩條以上的旋律,所以在彈奏過程中要注意旋律的強音和分句之間的停頓,在節拍中要突出兩者的區別,展現出錯落有致的感覺,在合唱中教師可以通過分聲部教學的方式將鋼琴曲與同學們的表演相結合,從而增強曲子的表現效果。彈奏時的高聲部若與其他聲部間有較長的時間間隔時,我們可以通過用柔聲來表達高聲部的特點,此時的手指應該是輕柔地搭在琴鍵上,用適中的力量將琴鍵按下,在這過程中要保持動作的連貫,此時雙臂應略微放松,通過肢體語言的表達突出高聲部的特點。在彈奏這一風格的音樂時,手指觸摸琴鍵的時間不宜過長,根據不同曲目情感的不同,在教學過程中應做出不同的反應,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與巴洛克風格不同的是,在古典主義時期,這一階段的風格以明快自然的主調音樂取代了復雜繁冗的復調音樂。這一時期的特點是曲子的表現更加注重與人類情感產生共鳴,貝多芬和莫扎特的鋼琴曲正是這一時期最好的體現。教師在重點關注這方面的授課時,首先要先對這一時期進行簡單的背景說明,更能讓學生理解在這一時期不同曲目的產生背景,在演奏過程中將自己的情緒帶入到曲譜中,從而達到二者的結合[2]。在演奏過程中,教師要先對這一時期的曲子進行示范,同學們應重點關注老師在彈奏過程中手指與琴鍵接觸的力度與節奏,觀察老師的面部表情,在這些基礎上體會表達效果。在演奏中教師的手指應主動抬起,然后輕松自如的落下,在這期間不需要借助身體和大臂發力,只需通過手腕的力量對琴鍵進行觸碰。學習這一階段的彈奏更多的是要學會通過指尖和手部的力量完成訓練,達到曲子和感情完美結合的境界。
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更多的是注重對情感的宣泄,這一時期的重點是顫音、八度、聯奏和刮奏,其中八度的用法最為廣泛。老師在授課過程中應帶領同學們重點感悟這一時期的作品風格,從而在專業技能的結合下將曲目完整的演繹。這一階段的曲子個性十分鮮明,旋律較為輕快,所以,在課上,教師應先對這一時期的代表曲子進行演繹,引領著同學們感受這一時期的特點,從而結合指尖、手腕、手臂力量完成教學任務[3]。
結束語:不同風格的曲譜在教學過程中的側重點不同,教師可根據這三個時期的風格特點對學生采用系統的教學方法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將感情與鋼琴曲進行結合,最終提升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