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鏢
(貴州省甕安第二中學,貴州 甕安 550400)
高中語文的文言文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高綜合語文素養(yǎng),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幾千年來的人文精神。文言文是高考中非常重要的考點,教師在高中文言文教學過程中,要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做出改變,一味地填鴨式教學并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成績。在新課標的教學背景下,教師要對采用更有效的文言文教學方式,讓學生具備良好的語言能力,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自身的素養(yǎng),使學生在高考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眾所周知,語文文言文的學習是非常的枯燥乏味的,里面包含了許多難以理解的詞語和句子。教師如果采取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法,不僅不會讓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反而會適得其反。文言文的教學效率低下很大一部分是學生缺乏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從而導致學生處在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做出改變,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教學《荊軻刺秦王》這一篇文言文的時候,如果教師只是單純的翻譯原文,講解一些重點的句子和詞語,然后就讓學生自己開始閱讀文章進行學習,并不能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反而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此,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內的一些多媒體設備,在開展教學之前,可以去互聯(lián)網上找到相關的視頻,然后在課堂上播放相關視頻,通過電視劇、動漫等形式,讓學生了解文章發(fā)生的背景和過程,激發(fā)學生學習文章的興趣。并且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由課文的內容往課外擴展一些其他的知識,以此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比如:成語圖窮匕見,就是出自文章中的“軻既取圖奉之,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成語一去不復返,出自文章中的“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等。
文言文教學的難點就在于古人運用的文字和如今運用的文字意思相差很大,并且還包含了很多通假字之類的知識點,而且由于大部分文言文的內容過于的抽象,學生在理解文章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而情境教學方法,能夠讓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而且教師還可以邀請學生上臺表演去還原文章的情境,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文章內容的表演,去感受文章中蘊含的人文精神,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和認識,以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質量和效率。
例如,教師在教導課文《廉頗藺相如傳》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課文的內容,編寫一個可以在教室中表演的劇本,讓學生根據(jù)劇本進行表演。通過扮演文章中的角色,廉頗和藺相如,去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動和心理轉變,深刻地了解為什么廉頗對藺相如前后態(tài)度改變如此之大,去感受文言文中蘊含的人文魅力。在藺相如與秦王辯論的那一幕中,可以不按照文章中的臺詞進行表演,可以讓學生自行發(fā)揮,想象自己是藺相如,自己是秦王,在那種情況下,該怎么去進行辯論,才能不傷害國家的尊嚴等,還可以讓觀看表演的學生也參與到辯論中,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感,而不是單純地看別表演。通過情景創(chuàng)造和演繹的方式,將文言文中的場景在教室中還原,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讓學生意識到,文言文不僅是在學習語文知識,更是將語文知識加以運用,去感受中國古人的人文精神,去感受歷史長河中,名垂千古的人的人格魅力,去學習那些優(yōu)良的人格,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文言文知識,更是幫助學生培養(yǎng)一個積極向上的人格。在表演完成后,教師可以給予表演同學一些小獎勵,用來促進學生參與表演的積極性。并且,讓觀看的學生寫一篇觀后感,讓每一個學生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語文的學習,離不開大量知識的積累和運用,現(xiàn)代閱讀的學習是如此,文言文閱讀的學習也是如此,通過課堂內的拓展,課堂外的閱讀,提高學生文言文知識的積累,讓通過知識的積累,可以無障礙地閱讀并理解大部分的文言文,不僅是在學習上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在參加高考時也會變得得心應手,如虎添翼。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要局限于課本中的知識,要積極幫助學生拓展文言文的知識面。
例如,教師在教導學生《勸學》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帶領學生了解文章中的重點詞匯和重點句式之后,可以適當?shù)剡M行拓展,因為有些詞語在不同文章中表達的意思也不同,教師可以將這些詞匯總結起來,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讓學生清楚地了解到在不同文章中相同詞語的不同意思。除了詞匯的拓展,教師還可以對作者進行拓展,如帶領學生了解荀子這個作者,荀子是第一個使用賦的名稱和用問答體寫賦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稱為“辭賦之祖”,在學習《勸學》的同時,帶領學生了解荀子這個人,了解他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觀點,在今后閱讀關于荀子文章的時候,就可以通過之前在課堂中了解到的荀子的思想去分析這篇文章,達到舉一反三,學以致用的特點。并且在課余時間,教師也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好的文言文讀物,讓學生了解到文言文的魅力所在,提高學生的文言文積累和閱讀經驗。
結語:語文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其中蘊含了中華五千年以來的知識精華,而文言文又是直接了解古人思想和古人人文精神的重要載體,學好了文言文不僅僅是為高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更是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人格的重要途徑。所以,教師在進行文言文的教學過程中,要時刻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文言文的學習過程中。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之下,教師也要對教學方法和理念進行改進,要緊跟時代的步伐,為學生指引前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