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巖
(河北省衡水市北門口小學,河北 衡水 053000)
小學英語是學生英語學習的初始階段,雖然學習內容比較簡單和基礎,但卻是學生學習的方法與習慣養成的關鍵階段。教師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改變著學生的未來走向。加強英語課外閱讀,對于教師來說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教學方法。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學生的詞匯量能得到有效地積累,并且能夠擴大學生視野,獲取更多的知識。因此,教師可以從教材出發,基于教材進行課外閱讀教學,并構建有效的課堂。
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導,圍繞課文教材開展的灌輸式教學,教師的教學活動基本圍繞課本開展,教學形式單中,很難實現思維的開拓與想象力的提升,也不利于學習興趣的培養。而課外閱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開展,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積累,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在豐富一、內容固定。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模式的閱讀內容中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對優秀文學作品的欣賞與感受能力,為英語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
小學英語是一門開放性的學科,注重學生思維的開拓,課外閱讀是實現學生思維開拓、豐富學生學習內容的有效途徑。課外閱讀對小學生來說,就像一扇開啟新世界的大門,通過課外閱讀,學生可以了解書本以外的世界,通過對豐富的閱讀素材進行深入欣賞和分析的過程,促進思維格局與想象能力的不斷拓展,從而以課外閱讀為手段,促進個人思維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及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
英語的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知識的積累需要通過不斷地吸收、拓展與轉化得以實現,課外閱讀與小學英語教學工作的結合,可以有效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會不斷加強對英語單詞、短語和句型的認知和記憶,對豐富學生的詞匯量十分有益。
制定目標是開展小學課外閱讀的基礎,結合目標管理理論,制定詳細的閱讀目標,有利于學生在課外閱讀活動中的自我檢查與控制,可有效促進閱讀活動正常進行。但是制定課外閱讀目標這種看似簡單的事情,要從教師、學生與家長三個角度進行,因為課外閱讀大多是在課外進行的,所以教學模式需在以前的基礎上,增加家長方面的配合,構成三位一體的課外閱讀目標。首先,教師執行閱讀指導目標的時候,應結合課堂時間、學生閱讀水平等因素。制定的指導目標一般為高效閱讀,若課前的五分鐘閱讀不能起到閱讀效果,就可借助課外閱讀,教師借助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伴讀指導。以課外閱讀指導為例,教師通過微信推送與課文相近的文章與音頻,讓學生先自己閱讀,然后再聽故事音頻,逐漸理解故事內容;讓學生可以模仿朗讀;,學生可以在朗讀后,掌握故事結構,復述故事內容;故事內容與教材主題匹配。閱讀時間控制在15 分鐘之內。其次,學生制定閱讀目標。學校往往會為學生推薦關于英語閱讀的書單,此書單應符合學生在某一階段的閱讀水平。學生制定的閱讀目標,可具體到每日讀什么?每日讀多少?達到什么程度?讀多久?最后,教師制定親子閱讀目標。親子閱讀是培養學生閱讀習慣,增進家長與孩子關系的關鍵途徑。當家長每日與孩子一同閱讀書籍,不但增長知識,還能在閱讀后的親子溝通中,更深入了解到孩子的想法。
良好的閱讀氛圍的營造,是提升課外閱讀效果的基礎,教師在進行課外閱讀工作的開展時,應注重為學生建立良好的閱讀環境,同時借助多媒體手段將閱讀體驗不斷豐富,利用文字、聲音、動畫、圖片、視頻的效果,將閱讀書籍中的內容進行身臨其境的展示,在豐富多彩的閱讀體驗中帶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通過興趣形成習慣,促進課外閱讀效果的提升。
小學英語的課外閱讀工作的開展,應當與當前英語教學的進度及需求進行有機的結合,課外書籍豐富多彩、數不勝數,如果能夠將英語教學的知識與課外書籍進行銜接,選擇具有共性的課外閱讀內容,就會對小學英語的教學工作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此外,學生對課外書籍的選擇應當經過教師的篩選,一些內容過于復雜、不宜理解、與教學內容差距較大,甚至會對教學工作帶來不利影響的課外書籍,教師應注意避免。
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在閱讀中的興趣與積極性,同時增強課外閱讀的互動性,教師結合教學目標與教學進度進行課外閱讀主題活動的設計,如課外閱讀周、主題閱讀活動、圖書角、情境舞臺劇等,并通過一定的獎勵手段激發學生的參與性與積極性,從而實現課外閱讀效果的提升,帶動英語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例如,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英語持續默讀的活動提升課外閱讀的有效開展,在每天或每周固定的時間組織學生進行持續默讀,強調英語閱讀的開放性和自主性,給學生提供充足的閱讀時間和豐富的課外閱讀素材,通過教師的參與,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閱讀素材,課本、雜質、報紙、繪本等都可以作為閱讀文本,在持續默讀的過程中,設定一定的閱讀時間,閱讀開展的過程中觀察學生注意力持續的時間和閱讀的狀態,鼓勵學生將在持續閱讀中的感受和收獲進行記錄或分享,從而逐漸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促進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