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明
(江西國錄大數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江西 贛州 341000)
防雷接地設計是一項非常系統、復雜的電氣設計,需要設計人員能夠針對防雷技術的應用要點,對防雷接地中各個環節進行合理的設計,同時還要保證施工過程中各項技術指標滿足設計要求,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電氣防雷接地設計工作的效能,確保整個建筑工程電氣系統的質量。
建筑電氣防雷接地技術主要有引下線、防雷裝置以及接地裝置等,其中防雷裝置主要包括內部雷電防護裝置與外部雷電防護裝置,引下線的使用需要與接閃桿、接閃帶等結合使用,主要是把雷電流向接地裝置傳導。接地裝置主要是用于傳導雷電流,并在此基礎上將其流入地面。此外,等電位連接一般情況下是對裝置與導電物體電位差的有效連接,以此有效避免雷電對接地裝置的損壞,其中接地系統主要分為工作接地、防雷接地以及保護接地,防雷接地還具有使建筑物保持等電位的作用,在對接地系統設計的過程中,防雷接地系統在其中尤為重要,這就需要提高建筑接地系統設計質量。
電氣安裝中涉及的防雷接地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安避雷針前沒有仔細檢查避雷針質量是否能夠保證正常工作;安裝位置不當或者焊接存在質量問題,有空洞、夾渣等,影響了傳導能力;建筑物的檐角、屋脊、女兒墻、房頂金屬設備很容易引雷遭遇雷擊,避雷裝置保護半徑不足、數量不夠;連接線長度不足,導致焊接位置不當,避雷裝置效果難以發揮;未考慮室內電子設備雷擊屏蔽、室內潮濕地區設計避雷裝置且未做防護引發人員、設備安全問題;接地埋深不足,導致接地效果不理想,影響性能。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防雷接地施工效果,必須引起重視。
建筑電氣安裝中接地工作至關重要,是保證整個建筑各個單元防雷安全的關鍵。首先,施工團隊需要根據建筑整體結構特點和當地環境,制定合理化的電氣工程接地方案,在安裝完成后對各個地點防雷接地效果進行檢測,如果出現不符合標準的,需要增加人工接地,全面保證建筑各個位置接地狀態符合工程設計要求。利用基礎內鋼筋作為接地體,是最常用的方式之一,正常施工的主要工藝有扁鋼與扁鋼搭接、扁鋼與圓鋼搭接、圓鋼與圓鋼搭接,扁鋼與扁鋼焊接長度為寬度的2 倍,不少于三面焊;扁鋼與圓鋼、圓鋼與圓鋼焊接長度為圓鋼直徑的6 倍,雙面焊接。焊接過程需要充分保證焊接準確性,并且保證焊接質量避免出現虛焊、裂縫和氣孔等,否則容易影響接地效果。同時,不僅要保證焊接縫飽滿均勻,還要確保擁有足夠可靠的強度。
防雷引下線施工必須嚴格按照設計圖紙來進行,不得憑借經驗做出主觀臆斷。通常設計圖紙中會將防雷引下點的位置明確標注出來,施工時按照圖紙標注的位置來進行即可,不得私自更改引下點的位置,否則會影響到防雷效果:注意將地下結構柱的鋼筋綁扎好。在進行接地極與入戶處的連接時,要做好強弱電箱的跨接工作,設備或導電部位不得外露。連接金屬線槽、電纜橋架與接地裝置時,可以采用扁鋼以保證可靠連接:衛生間部分要采取可靠的局部電位連接。
在進行防雷接地的施工過程中,需要通過側位打眼的方式進行避雷支架的有效安裝,一般情況下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根據實際施工情況以及設計圖紙確定打眼位置;第二,用電錘的打眼過程需要在成品10cm 處完成;第三,將避雷支架插入,并且在此基礎上灌入水泥漿,在此安裝期間需要徹底清理粉末,同時施撒適量清水。
一般的防雷裝置分為兩種,一種是防雷網絡,另一種是直接使用避雷器。盡管這兩種類型的防雷裝置都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但它們應該根據建筑物的結構來確定。防雷網是一種借助于墻內鋼筋網的防雷裝置,一些建筑物還可以加裝必要的輔助防雷網。在雷電防護網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按照施工要求和規范進行,雷電防護網的位置應選得好,通常在拐角或屋頂等突出位置。網格的密度要根據實際的建筑需求以及建筑的安全系數而定,一般避雷網面積在一百平米以內,避雷網的安置形狀一般為正方形,當然具體的形狀不是固定的,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避雷針安裝時候要注重連續性,其次要選擇好避雷針的位置,做好避雷針材料的選擇和輔助材料的選取。避雷針安裝的位置一般都在建筑的頂端,主要作用是防止建筑物內部的電氣設備免遭雷電的攻擊,保證電氣系統的安全性。
為了保證電氣安全,需要進行嚴格規范的電氣接地施工操作。同時,還要依據具體情況進行側重施工或者是適當的整改。這就要求廣大電氣接地施工人員要熟練地掌握電氣接地的基本知識以及相應的國家要求,并在施工的過程中、在日后的電氣接地技術及相應的電氣安全問題的處置過程中,應結合相應的信息技術內容,按照實踐內容,從基礎的接地施工技術環節進行分析,實現現有的電氣接地技術與信息技術的相互結合,促進整體實踐施工技術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