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中等職業學校,河南 南陽 473300)
語言學習不僅依靠課堂教學,課下自主學習也必不可少。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以靈動的學習內驅力促使學生不斷學習、不斷探索,進一步輔助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使學生對英語語言學習具備較強的感知能力。學生具備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后,再通過教師的指引、啟發和幫助,有效深化語言技巧,為進一步的語言學習奠定良好基礎。“生活教育理論”是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他認為生活和教育兩者息息相關,無處不在,新的知識終會代替舊的知識。終身教育理論旨在啟發學習者在學習和獲取知識的過程中,通過大膽質疑、獨立思索,有效優化自我的學習方式,使英語學習事半功倍。
興趣是學生學習活動的最強內驅力,要讓學生愛上英語學習,愛上英語閱讀,就必須激發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中職教師要精心挑選難度貼近教材的閱讀材料,盡量做到:(一)內容生動有趣,貼近生活。由于中職生正處于求知欲較強的年齡階段,常常喜歡關注一些他們熟悉、感興趣的內容,因此我們要多挑選一些貼近他們學習、生活實際,趣味性強的材料,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二)語言地道規范,題材廣泛。國內學生學習英語普遍缺乏真實、自然的語言環境,只能通過閱讀來接觸各種材料。教師要盡可能給學生提供一些真實的閱讀材料和閱讀環境,比如有關購物,乘車,問路,旅游之類的文章,這些與教材話題緊密相關,可作為課外閱讀的有效延伸,也是對口單招高考閱讀試題的首選話題,對中職生提高閱讀能力大有幫助。(三)話題時效性強,與時俱進。這方面,英文報刊或雜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題材廣泛,體裁多樣,時效性強。教師可以推薦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報紙,比如《21 世紀報》,《China Daily》,英文雜志有《英語沙龍》《英語世界》等,挑選一些好的網絡英語素材來作為閱讀補充材料,拓展學生的視野,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當前新媒體技術背景下,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教師必須要提升自身英語語言素養,為學生打造良好的學習平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利用豐富的多媒體資源,指導學生在網絡平臺上進行科學自主的探索和學習。例如,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在教學伊始階段考察、調研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認知能力,引導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有效結合網絡資源和數據信息,輔助其構建自身英語學科知識體系,進一步提升學生最近發展區的接收能力和接收質量。與此同時,英語學習僅憑教師的講解遠遠不夠,還需要學生在課下積極積累知識,不斷練習。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通過網絡協助及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指導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模擬場景,切實提升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質量和學習能力。通過互聯網,學生不斷反思、不斷學習,為進一步提升自身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所謂合作學習,指的就是將學生劃分為學習小組,給學生設計布置小組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彼此合作完成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實現學習,并且彼此之間達成交流,對相關的知識形成掌握。合作學習有其顯著的教學價值,合作學習要想有效實施,那么就需要關注到合作學習小組構建這個前提條件。合作小組構建的有效性,直接和教學效果存在關系。在構建合作學習小組的過程中,需要以學生個體差異為導向。首先,需要對班級學生的整體水平進行分析,明確學生個體的具體英語學習情況,將學生劃分為高、中、低三個不同的層次。其次,按照學生水平,進行分組。一般來說,中等水平的學生人數最多,在分組上,就可以將低水平和中等水平學生進行組合,將中等水平學生和高水平學生組合,按照這樣兩個思路進行分組,可以在組內產生帶動作用。
英語學習的最終目標就是實現通過英語進行溝通與交流。我們能熟練運用和掌握漢語的語言法則和溝通方式,是因為我們身處母語環境中,潛移默化地讓大腦接受了具體的漢語運用方式和規則。而學生認為學習英語有難度就是缺少了這種語言環境,因此在中職的英語教學工作中,教師要讓學生敢于開口、善于開口說英語,在具體的交流實踐中,學生可以主動地感知語法結構規則和英語這門語言的特色,這樣更容易進入到具體的語言意境中。教師可以將多媒體設備應用在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將英語的聲、圖、文等多重效果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以及提高英語課堂的效率。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理念下,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因為學生的群體畢竟不同,中職學生大部分基礎都比較薄弱,學習興趣普遍偏低,這也就給英語老師的教學產生了難度。因此,教師要時刻根據學生的狀態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英語課堂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