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舫軍
(河北省固安縣固安鎮吉城小學,河北 固安 065500)
“導、學、交、評、練”教學模式是筆者近年來對小學數學合作探究課堂教學的一種嘗試,即按《新課標》要求,構建一個有利于學生的發展,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能力的綜合提高的數學課堂模式,旨在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觀,“以學為本”的教學觀,“以生為本”的師生觀。整個課堂由“情境導入,引出目標;個體自學,質疑提問;小組交流,分析問題;相互評價,總結知識;當堂訓練、,鞏固知識”五個環節構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體系,為學生系統地提供自己研究、探索、展現、合作、體驗的時間和空間,充分體現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
(一)情境導入,引出目標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說:"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激發學生的興趣,首先應抓住導入新課的環節。一開始就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這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基礎。所以要遵循以下的原則和方法:障礙性——引起沖突,產生不平衡,提出智力挑戰。趣味性——富有趣味,引發學生積極思維。差異性——適合各層次學生,由淺入深做出回答。實踐性——以個人或小組的探究實踐活動,尋求方法。啟發性——切忌導而不入。針對性——切忌漫無目標。實際性——要充分考慮學生所處的社會生活環境忌脫離實際。
(二)個體自學,質疑提問
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為了不用教"使學生由"學會"轉化為"會學".個體自學這一環節就是激情導入后激起了學生未知的欲望,讓學生個人嘗試性地自學,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尋求答案,這是學生獲取新知的基本途徑。
(三)小組交流、分析問題
本環節要求老師以多種形式激勵學生,讓學生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開展小組合作,交流研討。主要圍繞學生在自學中的疑惑來共同分析問題,相互解決,掌握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通過思維的碰撞和言語的交流,達到領會知識的目的,這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這一環節首先要設立好學習互助小組,應注重組內學生之間優勢互補。如性格志趣互補、興趣愛好互補、特長能力互補、優中差結合,使每個學生都能夠找到自己的位置,發揮自己的特長,給別人提供幫助,同時也得到別人的幫助,使學習互助小組真正起到同學之間互助共贏、共同成長的作用。組員相對穩定,以便于小組評價和激勵機制的實施。
(四)即時評價,總結知識
本環節通過組內小展、班級展示,采取學生個人評價、小組代表評價、老師引導評價等。在評價中讓學生弄懂問題,理解并掌握本課所學知識,逐漸形成知識體系與方法體系,感受到成功和快樂,最終達成教學目標。這一環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和能力的提高的保證,既能評價別人,也能評價自己,更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通過評價,可以拓寬學生的思路,可以糾正自己的集體錯誤,從而使知識的掌握更加全面。要遵循主體性原則,差異性原則,多元性原則,激勵性原則,發展性原則,既要重視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重視其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變化。
(五)當堂訓練、鞏固知識
這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保證,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組織學生進行"矯正、強化、提高"練習。根據教學內容,也可組織學生設計習題,進行互練、互議、互批、互評。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進而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以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系統的知識結構。本環節的實施,要求老師精心設計體現三維目標的檢測題目,限時當堂完成,檢測教學目標。在評比總結中,以正面激勵為主,更多的是讓學生體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肯定,增強學習的信心,進一步催生學習的激情。
(一)分組。合理分組是組織小組合作探究的基礎。教師可根據班級學生性別、個性、特長、學習能力等因素,先把學生大體分成A\B\C 三個層次,學生搭配應力求科學合理,以便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二)定標。讓每個小組制訂自己小組的名稱,目標、口號、小組學習紀律等。(三)導入。教師要善于通過導入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四)自學。學生通過自覺課本或題綱,在閱讀、操作、觀察、比較、分析、歸納中學習新知并提出問題。(五)交流。學生根據自學提出的問題進行交流解決問題。(六)評價。先讓學生根據學習情況進行自主評價,教師再根據學習情況進行補充評價,通過評價進一步彌補和落實教學目標。(七)練習。先進行新知鞏固性練習,再進行有坡度的,形式多樣的變式和發展性練習,在練習中檢測教學目標達成情況。
課堂教學改革給整個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氣象,學生觀念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在教學中真正了讓學生回歸學習的主體,讓學生會思考,會表達,會總結歸納等,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意識得到充分尊重,自主活動的空間、時間在不斷擴大,課堂的開放性、教學目標、學習主體的差異性原則得以落實。但和任何教學模式一樣,這種課堂教學模式也有它的適用性問題,反映在課的類型上,如新授課一般能適用,練習課和復習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的概念教學用此模式可能會一定的局限性。對學生而言,強調交流與質疑,后進生容易出現依賴心理,質疑與交流變成了優生的表演;強調個性發展,使有些學生不約束自己的言行,變成放任自流。
對教師而言,強調學生合作探究,容易使教學處于“放羊”狀態,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有較強的調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