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應平
(云南省普洱市瀾滄縣博物館,云南 普洱 665699)
文物是指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遺物和遺跡,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博物館則是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這些文物的一種文化教育公共機構。博物館如何保護和利用文物藏品,充分發揮其價值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文物是對一個文明的歷史的重要見證形式,其中蘊含著當時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有著非常高的歷史、文化和科研價值。隨著歷史的發展,許多的文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給我國的歷史文化的研究與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損失。為了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博物館便應運而生,其職責不僅包括對歷史文物藏品進行收藏、保護,同時還兼具著開發和利用文物藏品的歷史、藝術、文化價值的任務。由此可見,博物館加強對文物藏品的保護和利用的意義主要體現在對其價值的保護,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
博物館中的文物藏品大多是由古代勞動人民所創造出的各種物品,其經歷了漫長的歲月保持到現在,便成為了對這段歷史的一個重要見證,是相關研究者對該時期進行歷史研究的重要材料和資源。
在博物館的文物藏品中不乏一些構思巧妙、造型別致、形態優美的文物,這些藏品能夠為觀賞者帶來良好的審美體驗,有著極高的藝術、文化價值。
博物館通過合理的開發和利用文物藏品的歷史、文化等方面的價值,并將其融入到博物館的宣傳工作中,可以充分的體現博物館的歷史教育職能,是我國人民群眾以及國外人民提高對我國歷史的認知、增強對中華文化的了解。
隨著我國對于中華民族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對于博物館的建設、管理以及文物的搜集、保護和開發利用工作進行了較大的支持。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的博物館事業和文化保護事業獲得了巨大的發展,文物保護法的頒布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導和依據。我國博物館事業的發展為中華歷史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發展以及加強社會教育、維護社會穩定和諧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不過,在當前的博物館文物藏品的保護和利用工作上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和不足,給相關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不少的挑戰,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我國的博物館大多屬于公益性事業單位,其運行資金由政府財政撥款進行支持。然而博物館的文物藏品的搜集、保護、開發以及博物館自身的建設運營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僅依靠財政撥款經常會出現資金短缺的情況,影響了相關工作的開展。而當前博物館在資金籌措上尚無良好的其他渠道。
文物作為博物館工作的核心內容,搜集民間文物并加以保護是其重要職能之一。然而在實際的工作開展中,由于部分群眾的文物保護意識薄弱,再加上文物年代較為久遠,導致部分文物受到了損壞或丟失,進而導致了博物館在文物搜集和保護上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尤其是少數民族方面的文物資源更是非常稀少。
博物館相關工作的開展需要有良好的人才作為支持。然而由于當前博物館運營資金不足,工作條件相對較差,導致了具有文物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專業人才十分缺乏,博物館工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整體水平不高,無法滿足新時期博物館各項工作的開展需要。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在博物館文物藏品的保護、修復以及展示等方面的技術都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然而當前多數博物館仍然以簡單的文物保管、保存和展覽工作為主,缺少對于文物的有效保護和深度開發,進而導致博物館的文物保護職能、文化研究職能、教育職能等沒有得到良好的體現。
在文物藏品的保護工作上,博物館首先要加強人民群眾以及博物館職工的文物保護教育,通過相關宣傳工作增強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例如,教育人們減少文物破壞行為、文明參觀。其次,要提高文物保護工作的社會關注度,使博物館相關工作的開展可以獲得良好的社會、人民的支持,解決其資金、文物資源匱乏的問題。最后,博物館要加強對先進文物修復、保護理念、技術的引入和應用,有效的控制可能造成文物損壞的各種因素,提高文物保護工作的實際效果。
在文物藏品的開發和利用中,博物館要積極進行創新,不斷拓展文物的利用方式,通過多種途徑挖掘和發揮其文物價值。例如,借助文物藏品開展歷史文化教育宣傳活動,利用典型、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建設、經營博物館品牌形象,擴大博物館影響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參觀、瀏覽,進而對當前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又如,可以通過開發文物藏品的相關文創產品,建立起文物產業鏈,并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實現文創產品的良好營銷,從而使文物藏品的價值得到更好的體現。
綜上所述,針對當前博物館文物藏品保護和利用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博物館要積極采取措施,完善文物藏品保護工作,建立起全面的保護體系,并通過多種途徑充分開發文物的歷史、文化、教育價值,從而為新時期博物館的發展提供更大的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