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蕊
(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 100006)
關鍵字:博物館;安全保衛;人才隊伍;應對措施
近年來,博物館在全國得到快速的建設和發展投資,并且國家層面也逐漸對博物館重視起來,加大對博物館的投資,博物館在我們身邊成為時常談論的話題,在文化傳播和弘揚方面發揮著日益顯著的作用。黨中央在會議上指出要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步伐,在這個過程中重要的是增強全國人民的文化創新的動力和積極性。在新形勢下,深化文化體制的改革和建設,解放文化的生產力與創造力,弘揚“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化思想觀念,使得藝術為廣大的人民服務。因此,當前形勢下博物館的發展正在經歷一個關鍵的歷史發展時期,應該緊緊抓住機遇,促進博物館的深化改革的步伐。作為一個文化傳播載體,為公眾創造一個安全、舒適、滿意的環境,安全保衛工作自然成為其中的中堅關注點。
近年來,博物館被盜、火災等事件頻發,尤其是法國的巴黎圣母院事件震驚全球,對博物館的安全保衛工作更加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但是在當前博物館安全保衛人才隊伍建設的過程中仍普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一些博物館在開展安保工作時缺乏統一的安防標準規范,這一方面原因歸結于國家對文物的安保工作未能統一相應的標準,尤其是不同級別的文物安防工作,普遍存在安防要求規格不一致的問題。同時部分博物館領導人對安全工作的重視不足,領導層注重項目審批、業務工作開展,而對于監管監控、安全管理規范關注較少,僅在事故發生后才采取措施,但是為時已晚。
在當前現實情況中,有些博物館認為安全保衛工作的管理重在技術水平和方式手段,普遍呈現技術水平要求高的現象,但是管理部分明顯薄弱。具體的可發現在博物館的安全保衛工作中對安全工作人員的思想觀念強化,安全教育培訓,防范能力提升等關注較少,過于依賴技術手段,輕視管理工作致使安保工作效果甚微。對博物館的安全保衛工作中,傳統的觀念仍然存在,往往傾向于購買先進技術水平的設施設備,依靠技術來增強安全保證工作,但是人員卻不懂的如何使用,以及如何開展最有效的事故預防、及時處理工作。
博物館中的管理領導層以及安全保衛工作人員是博物館安保工作的重要組成人員,肩負著保護文物,傳播文化的責任。其中管理領導層決定著博物館整體的安保工作方針,起著總體引導的作用,關系著安保工作的有效開展。安全保衛工作人員是安保工作的直接踐行者和實施者,是安全制度的運用者和檢驗者,是安保工作成效的直接反饋者。但在現實情況中,博物館的管理領導層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準則和細則由于不具體、不完善,使得安全保衛工作人員開展工作欠缺具體的措施和對策,難以實現保障博物館安全保衛的目標。
在新形勢下,博物館的領導層應為安全保衛工作人員制定清晰明了的制度規范,明確標明安全保衛工作人員的職責,職責對等精確,將安保工作的責任具體到每個人的身上。綜合考慮一些安全保衛問題,小細節大處理,將其落實到每位安全保衛工作人員的工作范圍內。培養安全保衛工作人員的職業責任感和使命感,嚴令禁止在博物館內抽煙、打鬧等行為,加強職業道德觀念的教育。
同時,由于安全保衛工作人員關乎博物館整體的安全性,為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對博物館造成致命的打擊,可在源頭加強安全保衛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和規范性。具體的措施是在錄用安全保衛工作人員時重點考察員工的文化水平、身體狀況、品格品行等,綜合考察工作人員是否符合安保工作規范,保證安保工作的萬無一失。并且最好將安保工作人員的應急處理問題的能力以及責任感、使命感考慮在內,確保安全保衛工作人員具備標準化的工作能力和條件。
安全保衛人員在入職后,除了對他們進行一些如技能水平、職業能力水平、管理能力等日常化的培訓外,還應當對他們進行依據每個人的工作性質和工作特點等標準化、系統化的培訓,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和訓練。在這其中具體化的針對性訓練包含例如處理突發事件、法律法規、體能功夫等訓練,應對不法分子的侵襲,并且建立適當的激勵考核機制,激發工作人員的工作水平的提升和工作積極性的增強。
在新的歷史和經濟形勢下,博物館受到社會各個領域的人們廣泛關注。在博物館內起到安全防護作用的是安全保衛工作人員,因此需要對于他們給予高度的重視和關注度。針對目前形勢下博物館安全保衛人才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博物館安防標準低,形勢不樂觀;過于依賴技術手段,輕視人的作用;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欠缺具體措施等問題,應當從安全保衛工作者的職責要明確;安全保衛工作人員應具備標準的工作條件;安全保衛人員的培訓系統化、制度化等方面針對性的開展應對措施,建設一支保衛技能水平過硬的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