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蕾
(貴州師范大學,貴州 貴陽 550025)
20 世紀后半葉具象繪畫的回歸成為無法忽視的現象,德國特殊的歷史背景與對萊比錫繪畫系統的傳承與僭越相關,針對其處于“異托邦”空間符號的解讀,探討該畫派空間敘事的視覺關聯。
2018年以來更是動作頻頻,夢妝入駐美國最大美妝零售商ULTA,悅詩風吟成功進軍日本,彩妝品牌赫妍與專業美發品牌AMOS PROFESSIONAL也成功登陸新加坡,蘭芝正式進駐澳大利亞所有絲芙蘭門店,而伊蒂之屋在進駐迪拜后,預計將進駐中東最大美妝市場——沙特阿拉伯。
視覺表征涉及表意實踐中的視覺編碼和解碼、從實在物到概念再到符號的復雜過程,其中充滿了差異和變化,是視覺場域內外部各要素之間多元互動的運作結果。新萊比錫畫派泛指20 世紀90 年代學習、生活在萊比錫發展到第三代從事具象繪畫創作的萊比錫畫家。代表有尼奧·勞赫、提姆·艾特爾、大衛.施奈爾、馬蒂亞斯·魏施、提羅·巴默加特爾等。
從地域空間上,觸及一墻、一城、一校、一區,也是具象藝術的“異托邦”。福柯指出“異托邦”是一種由地理位置、物理構成、自然景觀、想象思維、虛擬符號等具有差異性元素組成的空間場域。冷戰時豎起的柏林墻使萊比錫藝術被屏蔽在現代藝術場域外堅守德國繪畫傳統。法國社會學家布爾迪厄提出,“場域概念所要表達的,主要是在某一個社會空間中,由特定的行動者相互關系網絡所表現的各種社會力量和因素的綜合體。”萊比錫平面設計及書籍藝術學院1764 年創立,在萊比錫巨匠的堅守下踐行德國古典藝術傳統教學體系,海斯克、圖布克、林克先后任院長,在教學結構上大膽的實踐為萊比錫畫派的輝煌奠定了基礎。柏林墻屏障,藝術學院知識場域、舊工業區的創作氛圍呈現出矛盾特質,這矛盾也是后現代藝術的一般特點:碎片化、疏離感及不確定性。
藝術市場空間,2000 年進入拍賣市場后新萊比錫畫派的作品價格屢創新高,儼然成為現代德國藝術品牌符號,商業成功離不開畫廊、藝術博覽會、媒體等市場生態空間。
部分施工企業對工程質量不夠重視,未形成有效的質量監控體系,項目管理人員不能很好地指導現場施工。農民工是建筑施工一線的主力軍,他們的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施工企業對他們疏于管理,缺乏技術培訓,完全憑經驗干活,易產生質量問題。部分監理企業未能夠很好地履職監理職責,對項目中存在的質量問題未能夠及時發現,或發現后未能夠認真督促施工企業落實整改工作。
(三)收藏趣味下的市場導向;私人收藏,公共藝術博物館起重要作用。美國收藏家魯貝爾夫婦大量購買作品,攜手馬薩諸塞州當代藝術博物館共同出版畫冊,舉辦了巡回展覽,好萊塢影星也花費了近百萬美元購買作品,薩奇畫廊還主編出版了相關畫冊等書籍將其影響力推向市場熱浪高點。
(二)商業畫廊+藝術博覽會推手;藝術家與多家畫廊合作,參加藝博會迅速打響國際知名度,足跡及歐、美、日、韓中,被形容為“21 世紀全球藝術的第一現象”。商業畫廊Eigen 十Art 畫廊和“利加”(Liga)畫廊,主要主理人呂布克發掘他們市場潛力并將藝術博覽會當作推廣商業平臺。
(一)官方藝術市場;包含本土藝術機構和藝術媒體的影響力,從1997 年起尼奧·勞赫、馬蒂亞斯·魏舍爾等獲得萊比錫人民日報獎后在德國名聲大噪。萊比錫當代藝術博物館(簡稱GFZK)從2008 年開始進行“空白書”項目,鼓勵藝術家創作致力推動德國當代藝術發展。
2019年社會信用仍將偏緊,不太會重演“一收就緊、一緊又松、一松就亂、一亂就收”的歷史。此外,穩資產價格將是明年穩經濟的一項重要任務,而穩投資或穩增長與之相比都不太重要。
新萊比錫藝術家在繼承了德國傳統藝術高度統一的歷史脈絡中發展起來。尼奧·勞赫作品通過多重透視下的空間分割,設計感的現代元素,將拼貼式的圖像并置,繪畫帶有強烈的場景暗示,常描繪工廠、劇場表演等物象,代表作有《光》《舞臺》。提姆·艾特爾探討觀念轉譯和觀看關系,符號有博物館、觀看的人、藝術品局部、船等,利用具象營造一種抽象異質空間。作品“美術館系列”《方格》《坐著的人》《船》等均充滿觀念意味。馬蒂亞斯·魏施爾表現室內空間的不確定性,空間重構成為多維實驗空間,致力于挑戰不同感知空間表現。大衛.施奈爾的風景畫將深度透視和數碼媒介植入了現實視覺世界,最大化延伸了視覺空間。
在視覺文化研究熱潮背景下以新萊比錫畫派作為議題,考察了該畫派符號及空間研究,場所是精神文化在某個時代的符號,新萊比錫畫派既有當代具象藝術的普遍性特征,其視覺空間的建構延續了德國的歷史文化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