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躍
(湖南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217)
高職院校最先在全國范圍內開設電子商務專業,培養了一批具有系統專業教育水平的電子商務專家。最初集中在江蘇省、浙江省和上海的電子商務產業開始向全國蔓延,帶動了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并引發了電子商務業務的蓬勃發展。隨著農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和實施,越來越多的電子商務公司將注意力轉移到廣闊的農村地區。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也呈現出更多的新模式,繼續促進了我國農業發展的變化。電子商務為農產品銷售帶來的機會也為高職電商創業學生提供了新的機遇,因此越來越多從農村走出的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投入到農產品的銷售行業中。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具有非常獨特的特點,主張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高職院校學制短,實踐應用占到50%以上。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完全掌握了理論知識之后,他們將具備條件和能力投資某些創業活動。在大多數學生在校期間,他們開始有計劃地組織電子商務創業活動。三四線城市的高職大學生在他們的創業方向上自然會面對廣大的農村地區,農產品的加工和銷售在農村地區十分普遍。長期以來,作為農業發展中的重要產業,一些電子商務公司已開始致力于建立適合農村形式的電子商務平臺。這也為高職學生的農產品電子商務實踐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在三線和四線城市上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數來自農村。一方面,他們熟悉農業生產和農村環境。同時,他們對農村地區也有特殊的感受,也有一些學生的家庭從事農業,因此他們在農產品種植和加工領域具有長期的農業勞動經驗。所以,大多數電子商務的學生會把電商創業內容放到農產品上。另一方面,由于各地的氣候環境和長期的農業文化,我國的農產品種類繁多,地理分布相對獨立。這為農產品的電子商務銷售提供了很大的優勢。通過電子商務將特殊農產品推向國內和全球市場,并通過市場擴展,我們正在將原始地區的過剩通過擴大市場轉變為產能優勢。
隨著農村戰略的實施,農業生產和加工的新趨勢正在呈現新趨勢,為了實現農產品的增長,必須實現農產品銷售的新突破。電子商務的出現在營銷方面取得了飛躍,特別是在現代物流技術的支持下,一些存儲在特殊環境中的農產品也可以在短時間內在國內市場上銷售。從各個角度來看,農產品電子商務市場具有廣闊的前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專業的電子銷售人員帶領廣大的傳統農業生產勞動者來實現的。
消費者定制模型是C2B/C2F 模型。農民根據消費者的訂單要求生產數量和品種多樣的農產品,然后通過家庭分銷將其交付給客戶。消費者定制模型的操作過程分為四個階段。首先,大規模形成農業種植和農民育種。其次,農民使用互聯網平臺發布農產品直播信息以招募會員。第三,會員保留產品并下訂單。第四,根據農民的訂單生產和分配。其主要盈利來源于收取會員費,由于是按需生產,因此業務風險較小,但市場開發空間有限。消費者自定義模型受到缺乏建立電子商務平臺的資金的限制,而電子商務平臺大多依賴第三方平臺,例如淘寶店。僅此類型的模型就有明顯的好處,經營者綠色種植得到肯定,客戶承擔種植風險,種出來的成品照單全收。
農場直接供應模式是一種F2C 模式,其中農民通過互聯網平臺直播直接向消費者出售農產品,利潤主要來自產品銷售的利潤。F2C 模型的優點是它可以快速建立消費者信心,但是受場地和非標準生產的影響,并且市場空間有限。例如,哈爾濱“康菲云”蔬菜快遞服務,客戶通過會員卡存儲購買不含農藥和肥料的新鮮蔬菜。“康菲云”目前擁有三個蔬菜基地。冬季蔬菜主要分布在山東長樂蔬菜基地,其他季節從省農科院現代農業示范區以及天順生態農業種植基地選購、采摘蔬菜。
B2C 模型是當前的主流模型,即B2C 模型。經紀人、批發商和零售商通過互聯網平臺直播向消費者出售農產品,主要收入來自產品銷售收入和平臺進入成本。B2C 模型充當中介,沒有供應過剩的風險,但是該平臺對流量和供應鏈有很高的要求。當前,B2C 模型分為兩類。一類是純B2C 模式,一類是自有農場B2C 模式,前者不種植養,產品來自其他品牌商和農場,典型代表有本來生活、順豐優選;后者親自種養,產品大多數來自自己種養的成品,然后通過自建B2C 直接銷售給客戶。
B2B 模型是一種B2B 模型,其中企業去農產品或初級批發市場集中購買農產品,然后將其分發給中小型農產品經銷商。這種類型的模型主要旨在為中小型農產品批發商或零售商提供便利,并降低購買和運輸成本。利潤主要來自產品購買利潤和批發價格之間的差額。B2B 模型的優勢在于它可以連接供應鏈的上游和下游,并且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但是對平臺流量,供應鏈和信息服務的要求更高。四種模式各有優缺點。運營哪種農業電子商務模式,出售哪種農產品以及農產品的詳細信息,例如運輸需求、產品保存要求等。指數模型、供應鏈、市場營銷、產品渠道和服務的所有五個方面是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不同模式的農產品電商可以選擇不同的驅動力作為核心競爭力。
互聯網電子商務的當前發展為電子商務創造了非常有效的環境。常用的電子商務平臺包括阿里巴巴、淘寶、拼多多等,還有許多新的電子商務平臺和農村電子商務平臺致力于直播推廣和經營農產品。學生首先應事先了解這些電子商務平臺,分析運營特征和法律,并選擇合適的市場營銷和促銷平臺。借助多個電子商務平臺,可以最大程度地開發市場、擴展銷售渠道、增加銷售量,實現農產品的電子商務化。
新媒體的發展已經越來越成熟,已經成為電子商務公司擴大銷售渠道和面向大眾購物的一種新形式。當前,互聯網上誕生了許多優秀的新媒體銷售公司和角色。具體方法不同,但通常相似。他們都使用新的媒體平臺來獲得普及,并通過風扇經濟實現產品銷售的增長。例如,在農業媒體中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李子柒”,通過短視頻直播在電子商務領域取得了成功。此外,通過觀看自媒體視頻,它逐漸成為品牌形象。“李子柒”的成功方法也吸引了許多電子商務從業者的模仿,并成為一種更有效的電子商務銷售模式。
建立品牌知名度對于在電子商務模式下推廣和經營農產品非常重要。不僅可以在復合商品市場上取得突破,而且可以建立穩定、長期的生產和銷售鏈,可以使農產品的電子商務銷售渠道穩定有效,實現真正的農村地區產業化和專業化經營。目前,比較好的農業電子商務品牌包括“三只松鼠”和“百草味”。這些品牌的建立和營銷,不僅意味著農產品的電子商務營銷體系已經成熟,而且是電子商務銷售的一種新形式。由于逐步規范化和專業化,消費市場越來越意識到農產品的電子商務銷售模式。現階段,高職院校可以利用在農產品電子商務領域投資后獲得的專業理論知識,對這些優秀企業的早期建立,品牌運營和推廣過程進行深入研究和積累先進經驗,最大限度地提高高職院校電商專業學生的能力。
綜上所述可以分析得到,高職院校在進行電子商務專業學習時,有必要引入“小而美”的低風險孵化項目,例如“電子商務+直播”,以真正與企業合作并培養高等職業大學。加強電子商務專業與農產品的結合,給學生提供一個好的實踐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