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振宇
(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工藝美術中等職業學校,河南 南陽 474250)
前言:美術高考教學要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的藝術靈感以及美術內涵思考,幫助學生樹立體積意識、構建三維空間感,完成多方面的美術訓練。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調整自身角色,引導學生正確處理美術學習、理解,以及訓練之間的關系。有效提升學生的美術創造力,以及學習參與性,完成個性化的教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很多美術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美術高考教學時,只關注學生的考試目標,忽視了對學生的常規管理。這種情況下,學生專業基礎沒有打牢,存在學習中的諸多困難。同時,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專業水平差距較大,不利于教學的有效開展。學生在課堂中,一旦發現自身的水平差異,就會降低學習興趣、缺乏意志力,進一步導致美術高考教學的開展受阻。因此,教師要關注常規的教學管理,從繪畫工具準備、繪畫姿態、學習態度、訓練課時等各個方面,加強對學生的管理。促使美術教學有序、順暢的開展。抓好常規管理,一方面能夠幫助專業基礎偏弱的同學有效鞏固基礎、實現技能的飛躍;另一方面能夠提升具有一定基礎學生的練習意志力,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繪畫習慣。通過多方面的常規管理,能夠保證教學質量,既滿足繪畫教學的實際需要,又滿足美術高考教學的育人要求。
完善知識結構,是高中美術高考教學有效開展的前提。通過基礎理論知識、繪畫技巧、素描技能、鑒賞能力等各個方面的教學,美術高考教學要培養和構建學生全面的知識結構。在日常的繪畫技巧教學中,要適當地穿插名畫鑒賞環節,幫助學生通過觀看繪畫視頻、名畫圖片展示,了解美術歷史背景、名家作品創作環境等。同時也了解不同的美術技法,提升繪畫技巧的學習效果。完善知識結構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知識體系建立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藝術思考力的過程。不能夠讓學生只具有基礎的技巧,而沒有藝術的思維。構建學生知識結構的過程中,要由淺入深,逐步展開,同時,理論知識要與繪畫實踐內容相貼合。展現的理論知識內容要能夠迎合繪畫教學的主題,幫助學生了解藝術知識體系,感受到藝術魅力,培養自身的藝術素養。
教師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能夠通過美術高考教學提升學生對于美術的認識。制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要確保目標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既不能夠過于躍進,影響學生的學習信心,也不能夠輕易達成,導致學生失去探索學習的樂趣。教學目標要符合美術培育的要求,要建立學生形體、體積意識,培養學生三維空間感,解決學生透視繪畫中存在的問題。除此之外,教師制定的教學目標要能夠體現學生的學習狀態,延續性和變革性。要讓始終堅持勤懇繪畫的學生能夠堅定向目標邁進的信心;讓存在懈怠的學生能夠完成自我成長與轉變。教師要幫助他們在美術學習的道路上,走上正軌,養成良好的美術學習習慣。教學目標的制定就是引導和規范學生的過程。教師要依照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指導和約束,讓學生明確學習方向,把握自身,不斷地向目標邁進,提高繪畫水平。
美術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教育,只有摸索出完整的教學方法,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才能夠促使學生繪畫水平提升。在美術高考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關注學生學習主體的作用,避免自身的想法強加給學生,要讓學生用創意的思維、豐富的想象,完成繪畫過程。教師要充分地意識到學生的個性是千變萬化的,每一個學生,都有不同的風格、不同的習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打破成規,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展開針對性的教學。一方面,創造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了解藝術的自由感,提升美術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差異,確保因材施教,讓學生展現出自身的繪畫特征,通過繪畫,展現自我。
考前輔導是高中美術高考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之一。考前輔導并不是臨陣磨槍,相反,是讓原本掌握扎實繪畫技能的學生,能夠全力發揮,展現自身優勢,拿出最好的狀態。考前輔導是一種較為感性的輔導,是對學生的心理引導。通過考前輔導,要幫助學生完成心理梳理,讓學生以一個輕松的狀態去面對考試,把握每一個繪畫步驟,以最好的狀態迎接考試的驗收。考前輔導過程,要注意觀念的更新,不要一味地強調放松和自然。要讓學生形成一種感性直覺的意識,無論是在各類習作,還是藝考當中,都能夠通過感性直覺的控制,約束自己的行為、調整自身的心態,這樣就不會由于緊張,出現繪畫不得要領的問題。在日常的學習中,教師也要給予學生充分的信心,相信他們一定會在考試中發揮最佳的水平。
結語:美術教學不同于其他教學,是一個注重理性與感性并重的學科。因此高中美術高考教學在應用教學策略時,要考慮學生的特性心態、個性需要。要抓好常規的教學管理;完善教學過程中的知識結構建立;同時制定科學化、合理化的教學目標;在教育培養中,滿足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要;最終為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梳理、完成考前輔導,幫助他們在考試中發揮最佳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