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昌勇
(山東省話劇院,山東 濟南 250000)
舞美作為舞臺藝術之一,在話劇表演中發揮了突出的作用,需根據劇本要求,通過合理設計、燈光與道具等營造相應的舞臺場景。舞美藝術在話劇中的應用不僅可以提升話劇表演的可觀性,還能增強話劇表演效果,因此,備受相關專家學者的關注??v觀我國的舞美發展歷史,其在不同時期表現出了不同的特性,這是由于在不同的時期大眾審美發生了一定的轉變,舞美表現形式也更為多樣,這標志著我國的藝術發展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不同特征的舞美對話劇的影響也存在一定的差異,這也是本文探究的主要內容。
寫實指的是在舞臺上表現客觀的現實生活,這種舞美形式與當時的社會發展形式存在密切的聯系。在該時期愛國主義精神大范圍傳播,致使當時的審美思想受到一定的影響。同時,西方文化也對我國的藝術表現形式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當時的話劇內容以諷刺黑暗與現實為主,寫實風格更能體現話劇表演的內容。因此,在當時的舞美設計中的各類元素均趨于寫實化,采取舞美設計的方式將話劇打造為充滿生活氣息的生活化場景。此種,舞美形式更容易引導觀眾和演員進入話劇劇本,有助于展現當代的社會形態。
寫實與寫意融合階段正處于新中國成立的關鍵時期,當時的社會形態以及社會環境均發生了大幅度的改變,雖然,在最初的舞美形式還是以寫實主義為主,而在之后的新思想推動作用下,對戲劇表演形式做出了創新,無論是題材還是思想均有所創新。同時,在道具和布景形式上面也發生了改變,這一社會形態也促使當時的舞美元素呈現寫實寫意融合的形態。尤其是對于民族化的話劇來說,民族美學大量融入,致使戲曲意境有所提升。此時的話劇舞美既表現出了寫實的生活意義,又表現出了寫意的內涵[1]。
自改革開放至今,全球化經濟的發展加大中西方文化與藝術的交流,這為話劇舞美的發展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通過借鑒和學習西方舞美設計使得我國的舞美表現形式更為多樣,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風格。雖然,還是以寫實與寫意為主,但印象、荒誕派等多種藝術流派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各類舞美風格的融合與交織促使我國的話劇舞美不斷創新與發展。在此基礎上,必定會增強舞美表現形式,呈現更好的話劇效果。
舞美設計中涉及的元素眾多,每個元素均會對話劇表演帶來不同的影響。要想增強整體的話劇效果,則需要通過對各種元素的合理設計來營造不同的話劇場景以及氛圍。尤其通過對燈光與音響的設計,可以展現不同的人物情感及情緒,是提升話劇感染力的重要基礎。現就各類舞美元素對話劇的影響做出一一闡述:
在話劇表演中,服裝是詮釋人物性格特征的主要方式。此外,服裝的搭配也能向觀眾傳達特定的人物形態與話劇場景相得益彰。例如,通常會借助輕柔的服飾和淺色的服裝來表現人物的溫柔特征。同時,角色穿搭的改變也能展現當時的表演內容,有助于營造一定的場景環境。
在話劇劇本中的人物造型和人物性格各異,為了使演員的形象與角色形象相符,通常需要通過化妝來改變人體輪廓以及神態。同時,通過對人物造型的設計,也可使人物角色與性格身份更加明顯,有助于對話劇角色的塑造[2]。
在話劇舞臺中,道具是幫助演員完成劇本演繹的重要基礎。通過道具的布置,可以使演員形成實物化表演,更能突出話劇中的情感以及劇情。舞美中的布景設置較為固定,主要作用為營造場景和烘托氣氛,使演員和觀眾能夠更快地進入戲劇場景,有助于增強話劇表演的表現力以及生命力。
當代的話劇表演中,燈光藝術發揮了突出的作用,燈光設置不局限于照明作用,還可用于烘托場景,且利用燈光的明暗關系來暗示人物情緒變化以及劇情發展。在舞臺表演中發揮了一定的驅動作用。尤其是合理的燈光設計,可以使場景形式更加逼真,給觀眾帶來一定的視覺沖擊,這為故事情節的推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借助燈光的引導,還可使觀眾將目光集中于劇中的核心人物與道具,做到對劇本信息的有效傳達。
受到當前社會發展形勢的影響,人們的審美要求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進行戲劇表演時,單純依靠演員聲音很難達到預期的戲劇效果,也無法給觀眾帶去更好的視聽體驗。因此,除了要借助麥克風加大演員的音量外,還需通過音響設置來烘托演員的表演情緒。此外,也可借助音響和背景音樂來營造相應的場景與氛圍,給觀眾營造出身臨其境的感受。合理的音樂設置可以起到推動劇情,感染情緒的作用,音樂節奏的快慢控制也可根據劇情走勢來調整,以此來引發觀眾的關注。
在話劇表演中進行舞美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為觀眾呈現更好的劇情效果,通過各類元素的合理設計與應用營造特定的情景與氛圍,確保舞臺上演員的表演能夠直擊觀眾的心靈,使觀眾對戲劇內容產生認同感。通過對服裝、道具、燈光、音響等的合理設計,可以在舞臺上呈現不同的場景與效果,尤其是燈光與音響的應用,不僅能夠帶動觀眾的思潮,還可實現對場景氛圍的快速轉換,助力于劇情的發展。
在舞美設計中的大部分元素均有利于展現演員的情感與情緒的表達,使情感在其他因素的烘托之下被放大,增強角色情感的感染力。在道具,布景和燈光音響效果發生改變的同時,所展現的情感也會發生改變,各類元素的合理設計與應用可更加深入觀眾的內心,促使觀眾對演員情感產生共鳴。如在《公仆》話劇表演中,焦裕祿的形象相對鮮明,但其內心情感的表現存在一定的難度,這主要是由于為了貼近生活,展現當代的時代特點,舞美效果以生活化為主,色彩也相對樸實,這便對演員的表演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如何放大演員的內心情感,向觀眾傳達更多的情緒與信息,是詮釋這一角色時的一大難點。而對于燈光、音響和背景音樂的合理設置則可幫助演員擴大內心情緒,將演員內心思潮更為直觀地展現出來[2]。
在營造話劇意境和情景時,舞美也發揮了突出的作用。具體進行舞美設計時,需要結合話劇題材的類型,選擇對應的舞美設計風格,就以現實題材為主的話劇來說,應盡量營造真實的情境,大量借助生活化的元素,創造舞臺場景,確保演員與觀眾能夠更好地代入劇情,對于演員來說,好的話劇場景也更容易進入角色,提升自身表演的感染力。如在話劇《推拿》中,則是以寫實風格為主,將一些生活化的情境展現在話劇舞臺上,通過簡單的道具與布景呈現盲人推拿院中的蕓蕓眾生。雖然該話劇主要是描寫盲人按摩院的生活,但在推拿館中的盲人與常人無異,他們同樣富有夢想,或是單純,或是善良。在話劇中,并未對盲人生活上的不便進行大量描寫,而是在黑暗中為觀眾展現一個普通的社會現象。在推拿館里的盲人雖然失去了視力,但每個人的幸福與快樂都與常人無異,尤其是在面對選擇時,他們也更加在乎尊嚴。在對這個話劇進行場景營造時,多以陰暗的燈光為主,可以更好地代入演員角色,同時,為臺下觀眾營造盲人按摩院的場景。通過寫實的方式向觀眾展現盲人按摩館中盲人的生活方式,通過對燈光的轉換來暗示盲人的心理變化或情緒變化,在創造各種意境時,燈光和音響的配合為整個戲劇的表演賦予了靈魂。
結語:從上述分析可知,在話劇表現中舞美設計發揮了突出的作用,不僅能夠增強話劇表演效果,還可賦予演員更強的情感表達能力,使話劇的感染力和表現力得到顯著提升。我國的話劇舞美發展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下,人的審美觀念發生了一定的改變,這也是推動舞美發展和藝術發展的重要基礎。在當代,人們的審美意識逐漸增強,要想不斷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則需對舞美設計方法進行創新,盡可能利用多元化的舞美形式展現話劇舞臺,為話劇藝術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