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優
(長春中醫藥大學,吉林 長春 130117)
國家安全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保證社會和諧穩定和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頭等大事。當代國家安全包括11 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即國民安全、領土安全、主權安全、政治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態安全、信息安全和核安全。同時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我國經濟社會和信息化處在快速發展時期,且國際社會互動日益頻繁,國家安全領域面臨著挑戰。
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也是“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核心價值。維護國家安全與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作為中國人,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只有人人參與,人人負責,國家安全才能真正獲得巨大的人民性基礎,也才能有堅實的制度保障。新時代的大學生面臨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機遇。面對國家安全新時代的大學生應做到四點:我關心,關心國家和平發展的大事;我知曉,知曉國家安全相關的權利義務;我掌握,掌握應對國家風險的能力;我參與,主動參與維護國家安全。
大學生是意識形態工作的中堅力量,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活動的踐行者肩負著國家安全戰略實施的光榮使命。高校是大學生接受知識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最主要場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務??傮w國家安全觀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新時代大學生在享受安全、穩定、繁榮成果的同時,不僅要有保護自身安全的意識、能力、權利、義務,更要有相應的責任和擔當,要有保護他人、集體、社會、國家乃至更大范圍安全的責任和義務。因此高校培養新時代大學生加強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教育有著相當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大學生國家安全觀教育,就是各教育主體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主要內容和指導思想,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大學生開展國家安全形勢、國家安全體系、國家安全要素和理念的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促使大學生積極主動接受教育,正確認識、了解、接受總體國家安全觀,認同總體國家安全觀,并在教育過程中使大學生增強國家安全意識,樹立符合國家安全要求和需要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辨別能力,積極主動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和義務。
高校開展大學生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要從使命和責任教育入手培養新時代大學生擁護國家安全戰略,深刻認識高校在國家安全中的戰略重要性,加強高校意識形態陣地建設。以利學推進的形式,如組織大學生學習總體國家安全觀和國家安全理論知識,通過舉辦理論培訓和研討等形式進行學習交流,運用新媒體技術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向大學生傳播總體國家安全觀,弘揚青年文化、榜樣文化、紅色文化,構建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生態,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認識,增強大學生的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和國家安全意識,提高大學生的防范意識和辨別力,避免西方思潮對校園文化的沖擊,讓大學生接受總體國家安全觀,認同總體國家安全觀,樹立正確國家安全觀念,提高國家主人翁責任感和自豪感。將總體國家安全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做一個有利于黨、有利于國家、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會的有用人才。
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加強大學生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提高教育實效性為目標,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方法為支撐,增強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傳播平臺的創造力和吸引力,結合高校教育工作實際和大學生學習、生活實際,維護校園秩序,把開展國家安全教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法治宣傳結合起來,探索加強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提高教育實效性的對策和路徑,推動總體國家安全觀在社會各個群體中落到實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能夠自覺主動維護國家安全、為國家安全貢獻力量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安全是國家和人民生存與發展之基。國家安全,重于泰山。維護國家安全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大學生國家安全觀的教育就是要理解和掌握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核心要義,進一步明確底線思維,強化憂患危機意識,以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為指導。
總之,國家安全觀主張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強調了人民群眾在國家安全維護中的主體性。特別是面臨復雜多變的安全和發展環境,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增多,在新冠疫情發生的特殊時刻,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升且維護了社會穩定,也防治了各類重大風險,突顯出了它的重大戰略意義。
國家安全觀作為關于國家安全的核心觀念、支撐理論、根本方針。同時總體國家安全觀要求我們既要有國家主權、領土安全意識,也要有“人類命運共同體”思維,不僅為大學生安全教育豐富了教育內容,也讓每個人都應該從居危視角重視國家安全,上好國家安全教育這堂大課。
我們要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深入推進國家安全法治建設,依法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中華民族的每一位成員都應把國家安全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堅持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用實際行動維護好我國國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