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利斌 許彩欣 劉昕
(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0)
輔導員的核心能力,是對理論知識和教學實踐的協調統籌,是確保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高效開展的重要保障。高職院校輔導員增強核心能力,實現職業化、專業化發展,是新時代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內在要求。探索輔導員核心能力培養提升的新路徑,是新時期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亟需解決地重要問題。
“核心能力”指的是企業或個人的“主要能力”,是在競爭中能保持長期優勢地位的、競爭對手很難達到的根本能力。一般來說,“核心能力”包括語言表達、數據運算、改革創新、自主學習、與人協作、信息處理等方面的內容。“核心能力”對企業發展以及個人發展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輔導員是幫助大學生維護心理健康、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正確選擇職業的中堅力量。輔導員工作“涉獵面”極廣,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管理、就業創業指導、黨團活動建設等方方面面。進入新時期,由于高職教育規模不斷擴大,高職生源結構越來越趨于復雜化,這也給學生工作帶來了很大阻礙。高職院校輔導員要適應這種新形勢的變化,必須要具有深厚的知識儲備、靈活的事件處理能力以及較強的心理素質等全面綜合能力的發展。《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中明確指出:輔導員應當嚴格遵守學校各項管理規章制度,不斷強化個人思想、作風建設,應具備較高的政治敏銳性,擁有精湛的業務能力。從整體來看,新時期高職院校輔導員的“核心能力”包含了“職業知識、職業技能、職業素養”三個方面的內涵。
高職院校輔導員提升核心能力、以身作則,注重提高自我道德水平,強化人格魅力,以高標準嚴要求規范自身行為,形成愛崗敬業、德才兼備的職業素養,可以促使學生真實感受教師的“人格魅力”,從而有效發揮出對學生的“正面引導”效應。基于此,高職院校大學生在輔導員人格“正面引導”效應下,可以不斷轉變學習理念,增強社會責任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提高就業和創業的主動性和自信心。
高職院校是中國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更加注重實踐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是高等教育“學術性”與“職業性”的結合體。高職院校大都迎合社會需求,設置的專業也更為廣泛和貼合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但是高職院校的生源構成卻非常復雜,學生綜合素質水平參差不齊,管理起來也非常困難。高職院校輔導員提高“核心能力”,增強理論知識儲備、豐富學科基礎知識,提高專業技能與職業道德修養,可以更好地為學生服務,強化提高學生管理的工作水平。
輔導員在不斷提升自身“核心能力”的過程中,對本職工作的“職業化認知”也在不斷加強,職業認同感也得到了提高,為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培養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輔導員全身心地投入學生工作之中,其認真負責的態度和積極的工作熱情會極大地感染學生。輔導員提高自我核心能力也會促進自身工作實踐創新能力的提升,進而更好地指導學生發散思維、開拓創新,不斷形成解決問題的新思路與新方法。
伴隨國家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被推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但很大一部分高職院校輔導員不能及時認清當前的發展形勢,對自身的“職業能力”認識不足,存在僥幸、敷衍的不良心態,跟不上當前國家經濟與教育改革發展對人才培養的新形勢,致使高職院校“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實現效果不夠理想。當前,輔導員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各種類型的學生管理工作之中,開展科研工作的時間嚴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與其他教師的競爭優勢,職業能力發展明顯不足。
高職院校輔導員承擔著綜合育人實踐的重要任務,但是當前部分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工作能動性不足,職業知識和職業技能欠缺問題突出,限制了對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指導。高職輔導員職業知識和職業技能欠缺表現在:一是很多輔導員是學校的畢業留校生,他們是在高校校園的特定環境中完成的角色轉換,由于缺乏社會經驗,對于創新創業之類的專業性知識儲備明顯不夠,無法給學生提供有效指導;二是輔導員中很大一部分專業比較雜,很多人對于心理學、政治學、管理學等專業知識掌握薄弱,無法對學生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不良思想傾向等進行及時正確的疏導。
1.嚴格實施輔導員準入制度,建立科學的人才激勵機制
高職院校輔導員核心能力欠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輔導員隊伍建設準入制度混亂導致的。學校在選聘工作中,應當加強關于“職業認識”的考核,充分保障輔導員職業發展的持續性;聘用輔導員要重點考慮“專業化”的要求,新時期的輔導員不再是簡單的學生日常事務管理者,而是學生學習能力培養、創新創業教育、職業發展規劃等工作的具體實施者。其次,學校要建立健全科學的人才激勵機制,刺激輔導員的主觀能動性,一是要實施“輪崗激勵”,鼓勵輔導員深入不同崗位、體驗不同生活,真正了解不同崗位工作的性質和價值,提高對職業的認同感;一是要合理提高待遇,彰顯“待遇激勵”的正面效應;二是要完善評估機制,依據不同的考核指標對輔導員的工作能力進行考核,提升輔導員的管理水平;三是要給予多種精神獎勵,增強輔導員工作的自信心與積極性,激發其工作熱情。
2.不斷創新培養培訓方式,全面提高輔導員的綜合素養
高職院校要注重加強對輔導員的專業培訓,豐富、強化理論知識體系,增強實踐應用能力培養。一是要合理規劃并制定長期的培訓發展方案,從職業認知、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三個層面進行系統、完善的培訓,確保輔導員明確自身職責和工作內容;二是要適時安排輔導員參加諸如KAB創業教育、SIYB課程培訓等,多種渠道學習創新創業知識;三是組織輔導員開展多種課題研討和學術交流培訓,不斷增強輔導員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四是構建合理的培訓考評制度,樹立優秀輔導員的模范典型,促進輔導員隊伍建設的良性競爭。
1.高職院校輔導員要建立專業化與職業化發展的新理念
新時期,高職院校要適應轉型改革潮流發展,必須要深入推進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與職業化改革。輔導員要主動樹立“專業化與職業化”發展的新理念,樹立正確的職業觀,逐步消除從事輔導員職業的疑惑感。輔導員要樹立“專業化與職業化”的發展理念,一是要轉變思想觀念,不斷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儲備,強化自身專業技能,以適應新時期發展變革的需要;二是要通過自身專業化的發展樹立長遠的輔導員“職業規劃”,高職院校輔導員要增強工作的主動性,自覺探索學生管理工作新思路,努力提高工作實效;三是高職院校輔導員要主動挖掘輔導員這一光榮職業所蘊含的內在價值,提高從事該項工作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以更加熱情和自信的心態投入到工作之中。
2.高職院校輔導員要基于知識、技能和素養提升核心能力
高職院校輔導員要基于“知識、技能和素養”提升核心能力,一是要全面豐富和拓展自身有關心理學、教育學和管理學方面的學科知識,強化職業規劃與創新就業指導,加強專業理論知識學習和實踐技能操作,有效彌補創新創業教育能力的“短板”。高職院校輔導員要充分了解所在學院相關學生的專業發展情況,加強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和就業機會。二是要不斷磨礪職業技能,高職院校輔導員只有積極錘煉職業技能才可以在創新創業教育中洞察學生的真正需求,才能為學生的實踐鍛煉提供有效性指導,幫助學生清晰認識到未來的發展傾向。輔導員要注重“就業信息收集整理”“組織協調”“資源整合”等方面能力的提升。三是要不斷提高職業素養,高職院校輔導員見證了學生的整個大學生活,是學生公認的“良師益友”。輔導員必須要端正職業態度,提高職業意識,真正強化“為學生服務”的基本理念,切實增強職業理想,踐行“為人師表”的光榮使命,努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從而提高職業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