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涼山州美姑縣龍門鄉小學校,四川 涼山 616450)
隨著21世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以計算機和互聯網為代表的當代信息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存方式和學習方。普及信息技術教育,使學生從小養成一定的信息素養和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具有歷史性意義。因此,我們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要體現時代性、創新性。
為了便于小學生更好的學好信息技術,我適時找一些比較貼切且又能讓學生感興趣,用生活中的常識解釋計算機的知識,效果顯著。
還記得,在給六年級新生上第一節課時,我先讀一些少年電腦報上的科幻文章吸引他們,再講計算機的功能,讓學生在一開始就對計算機產生濃厚的興趣。我告訴學生:計算機是由三個部分組成的,用鍵盤和鼠標把信息輸到計算機內,這兩個部分就是我們說的耳機和眼睛。大腦就是記憶運算部件,它叫主機。最后的運算結果就通過顯示器和打印機顯示出來,這就是電腦的手和口。經過這么一講,學生明白了計算機是由:鍵盤和鼠標器(輸入設備)、主機、顯示器和打印機(輸出設備)三個部分組成的。接著講:主機內部除了有運算器外,還有一個“倉庫”又叫存儲器,一個“心臟”中文名字叫中央處理器,英文縮寫:CPU。形象的類比,把復雜、抽象的機械原理說的通俗易懂、簡單明了,學生一聽就懂,很快都學會了。這樣形象化教學的持續性沖淡“背誦迎接測試”。
我們的教育一直注重學生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掌握,也的確造就了一大批人才,但學校不大關注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明確不足的問題依然存在。早在半個多世紀以前,陶行知先生就曾經批評過,“中國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腦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腦”,正切中我國教育長期以來忽視實踐體驗的弊端。而對我們計算機課而言,如果光動腦不動手,只講不練,絕對不好的。
在教學WORD文字處理軟件的過程中,我就注意將聽、看、學與上機實踐操作相結合。我首先利用多媒體課件等方法,把一些基礎的編輯方法導學給學生,讓他們有一個直觀的印象。然后就利用大量的實例,讓學生們自己去練習、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生們隨時可以發現問題,通過翻閱課本、查找WORD幫助、向教師求援等方式獲得解決。每一節課都精心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作業,并稱之為“階段性任務”,讓學生們去完成。比如“版面設計”這部分內容時,按由易入難的順序,我先后給學生設計了論文編排、賀卡制作、小報設計等任務,學生們循序漸進,完成一個個任務的同時,也逐漸掌握了教學內容。在整個WORD學習過程即將結束時,再給學生設計一個“創意作品”的任務,要求學生利用掌握的知識去發揮自己的創意,作出自己最漂亮、最得意的作品。讓學生放開手腳去創造,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計算機的操作中,做好導學案,真正體現“三案六環節”,有些操作,可以用不同方法完成一項操作,教學時讓學生大膽操作,結合已有知識,總結出不同的方法,這樣學生通過自己操作主動獲得的知識將會記得更牢固。如:在學習啟動“資源管理器”時,我比較規范的導學一種常規方法,即:單擊“開始”按鈕,選擇“程序” “附件” “資源管理器”打開它的窗口。然后由學生主動去嘗試操作,找出打開“資源管理器”的方法。最后鼓勵學生大膽說處其它方法,師生相互評價。這樣課堂上的學生不再是“容器”,而是“火把”,教師只是其中的一簇。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學生有了自己的創造性勞動,又最大限度地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在不知不覺中,教師已將課本上知識傳授給學生。而學生也在主動接受的過程中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并能創造性地將它們整合為自己的“生存能力”。同時評價工具的引入不僅明確了任務和內容,而且還作出了質的規定和量化標準,這使師生都在統一標準下進行教與學。學生可以了解自己作品各方面的情況。
在教室的墻上掛一個白板,誰想提問題或解答問題都可以寫在上面,相互交流。批評,表揚,只做肯定和否定回答。“師生間建立良好的關系。尊重學生的人格。活躍課堂氣氛。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討論”。對同一個問題,鼓勵學生找出不同解決方法。
知識很重要,能力比知識更重要。有了自學能力,可以學會更多的知識。情感比知識、能力都重要。如果熱愛某些失誤,就會不斷學習、研究它,知識就會越來越多,能力就會越來越強。因此,千萬不要挫傷學生的學習知識、研究問題的積極性。
人是由硬件和軟件兩部分組成的。發展人的硬件和軟件可以用人類知識系統為工具。人類知識系統指的是古今中外的所有的知識。從幾年來的研究看,我們在實踐中,所采用的這種開發學生創造潛能的方法是可行的,對于我們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是有利的。因此,作為教師,在教學中不但要注重培養師生共同學習知識的能力,而且更要培養師生創造知識的能力。用科學的思想做指導,選用恰當的方法,就在師生共同學習的氛圍中,輕松地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總之,信息技術是一門全新的學科,教學還沒有形成固定的模式,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機會,轉變我們的教育觀念,把學生從讀、寫、背、默、考的模式中解放出來,解放頭腦,解放學生的雙手,給學生一個舞臺,讓他們盡情表演;給學生一片空間,讓他們自己向前闖;給學生一個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讓他們茁壯成長。真實反應出,學生開心主動去摘果,而不再等待果實的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