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輕工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6)
職業院校是教授學生適應社會,并學習專業技術為主的教育機構,在職業院校中滲透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增強院校整體的教學效果。下文首先提出目前職業院校中混合式教學模式使用的問題,然后提出幾條相應的解決手段,科學、合理得規避問題,補充更好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以求達到較好的效果。
目前我國眾多的職業院校中仍然有不少的學校依然采取比較傳統、落后的“滿堂灌”式的課堂教學,無法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科學、合理地結合在一起,究其主要的原因是職業院校缺乏創新的動力和能力,對教育創新的重視程度不夠。也有不少的職業院校雖然采用了比較先進的教學方式,但是其實施的效果卻不理想,存在“換湯不換藥”的現象。比如說,在運用線上教學的過程中,只是將原來的教學理論照搬到多媒體上進行教學,教學的效果自然不會有質地上的轉變。
任何學科的理論知識,都是人類對社會現象與實際活動進行的經驗總結和規律探索,而實踐也能夠對理論進行驗證和評價。這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如果學理論與學實踐不能在教學中統一向學生們展現,那么教學的效果自然會大打折扣,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不能銜接,學生們如果沒有實際的接觸線上與線下教學的實踐工作,對于其中的一些專業術語和行為是難以理解的。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科學的聯系理論與實際,將他們合理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以提高學生們學習的效果。
所有混合式教學工作的實施主體都是人類,教育工作者的水平和能力才是決定管理工作水平高低的關鍵性因素。提高職業院校混合式教學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具體的做法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著手,一方面學校應該定期地對體育教學教學人才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和思想道德的教育。另一方面,建立混合式教學工作的激勵機制,促使從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的相關人員不斷地進行創新和探索,為教學管理工作不斷的注入新的動力和思想。
首先,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打破教與學單一的學習方法。由于職業院校學生還處于人生中的成長階段,因此在獨立思考以及系統性思考上能力還稍嫌不足。因此,教師在教學之初就應該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思想意識以及多樣性的學習方式,確保線上教學、線下教學能夠更好地開展,讓學生走出教與學單一學習方式的誤區。
其次,發揮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合作學習在教學中的中重要作用。在混合式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師生角色對換,學生進行知識講解、老師點評,學生分組討論、相互檢驗、探討的方式開展多樣性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完成對知識的自主學習。
1.鼓勵、引導教師交流經驗,隨時搜集意見和建議,進行解疑和答惑。安排專人對平臺的使用情況進行分析,并對線上課程進行嚴格把關,努力把更高品質的精品課程收錄進來,從而提高平臺的吸引力和帶動力。教師都能熟練掌握信息化教學方式與方法,適時創新課堂教學手段與方法,將移動互聯網技術貫穿至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提高教學效果,為學校職業技術發展建設添磚加瓦
2.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在混合式教學中,通過不同學習方式的融合,通過多種媒體資源的優化設計和各種教學策略的使用創設豐富的情境,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的知識建構,引起學生的高級思維和認知,形成對知識的理解和遷移,從而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實現深度學習。
3.學習過程管理。在線學習中,教學是教師要在充分滿足學生個性需求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完成深度學習的過程,對教師的監控技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如教師要能夠熟練使用網絡平臺,借助平臺提供的學生數據統計信息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監控,跟蹤學生的學習記錄。
在混合式教學環境下,教學測評不應該只局限于考試,應該從關注考試轉變為關注學生的成長,從關注結果轉變為關注過程,對學生進行發展性評價。
在混合式教學模式課堂的評價中,應該從老師、學生兩大方面進行綜合性評價,既要客觀地評價學生們的學習成果,也要評價老師的教學成果。具體的可以采取學校組織聽課、學生自我評價、同學間的相互評價,家長評價、教師間的相互評價以及教師自我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課堂教學的評價,以不斷促進教師的教學水平提高和學生的學習成果的進步為主要目的。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需要給予學生及時的學習反饋,基于在線教學平臺或者其他小程序開展一些在線小測試是反饋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通過這些反饋,讓教學的活動更加具有針對性,不但讓學生學得明明白白,也讓教師教的明明白白。當然,如果我們把這些小測試的結果作為過程性評價的重要依據,這些測試活動還會具有學習激勵的功能。
本文將職業院校混合式教學模式存在的兩個問題進行了敘述,通過對教師、學生在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綜合施展,期待能夠給廣大相關讀者帶來更好的閱讀啟示,為今后職業院校教學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