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農業職業學院,河南 南陽 473000)
技能教學與舞臺實踐之間的結合符合音樂表演專業人才培養的實質要求,對學生專業素養的提升以及全面成長和發展意義重大,老師需要注重不同教學內容及形式的融合,了解兩者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以及相同之處,針對性的調整后期的教學思路及方向,在引導和鼓勵學生的過程之中實現教育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保障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學有所獲,對所學習的專業知識有一個深刻的認知和理解,從而順利的走向不同的工作崗位。但是與其他專業相比,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習難度偏高,對學生的審美能力、創作能力以及音樂素養要求較高,有一部分學生的音樂素養基礎較差,老師所采取的教學內容較為單一,因此實質的舞臺表現能力不符合前期的教育教學要求,嚴重影響了音樂表演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順利落實。
舞臺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復雜,其中學生個人對樂譜的記憶和分析最為關鍵,只有有一個深刻的記憶,才能夠在舞臺表演的過程之中有更加優秀的表現,真正做到胸有成竹,從容面對,提高個人的舞臺表現力。但是結合相關的實踐調查不難發現,有一部分老師要求學生將主要精力放在技術和技能的學習上,沒有留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實際背誦樂譜,學生的樂譜背誦能力相對較差,同時對樂譜的理解和認知非常淺顯,往往只能夠記住前半部分,上臺一緊張環節就非常容易忘掉后半部分。因此老師必須要根據目前的舞臺實踐教育教學情況,將恰當可行的記憶方式教給學生,讓學生利用自己的手指來進行記憶和背誦,在掌握這種記憶方式之后,然后結合個人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以此來提高個人的記憶樂譜能力。
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之中必須要積極主動參與不同的舞臺表演實踐活動,通過這種形式來檢驗個人的理論知識以及專業素養,但是有一部分學生在舞臺表演的過程之中,因為個人的心理素質較差,最終的舞臺表演效果不容樂觀,有一些學生生性膽小,缺乏一定的舞臺表演經驗,很難大膽自信的表現自己,同時無法保障正常發揮,還有的學生只能夠在課下訓練的過程之中表現出個人良好的音樂水平,一旦上臺之后就顯得非常的膽小和怯懦。對此,在高職音樂表演專業教育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老師需要站在宏觀的角度思考和分析問題,適當加大舞臺實踐教學活動的比重,了解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情況以及成長和發展經驗,在課后教學的過程之中鼓勵學生、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意識到個人的優勢和特點。其中小型音樂會的舉辦必不可少,老師可以以此為依據增強學生的表現欲以及自信心,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問題進行相應的解答,幫助心理素質相對較差的學生能夠意識到舞臺表演的樂趣和價值,從而主動調整個人的心理狀態,深入其中表現自己,更好的投入到整個表演環節之中,實現個人舞臺表現能力的綜合提升。
與其他專業相比,音樂表演專業的實踐性要求較高,大部分的專業學習都離不開實踐活動的開展,但是結合目前的實地調查分析不難發現,有一部分高職院校所采取的教學理念比較傳統,學生所獲得的舞臺實踐經驗非常少,難以在自主實踐的過程之中提高個人的專業素養。音樂表演專業與師范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存在明顯的差距,前者更加側重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舞臺表演主要是該專業培養的目標,但是學生的實踐基礎較差,學校也忽略了實踐活動的開展要求,最終導致學生在自主實踐的過程之中因為缺乏一定的經驗無法主動的參與其中,同時即使有的學校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實踐的機會,但是學生的舞臺表現能力還有待提升,缺乏一定的舞臺表演經驗,進而難以產生對舞臺表現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一到上臺表演的時候就顯得非常的緊張和消極。對此,我國高職院校在落實音樂表演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的過程之中必須要轉變培養模式以及培養理念,了解現階段人才培養的實質需求,真正實現舞臺實踐與表演專業人才培養之間的完美對接,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體現這一專業人才培養的實質價值及優勢。
通過上文的相關分析不難發現,對于高職音樂表演專業畢業的人才培養工作來說,技能教學與舞臺實踐教學都非常關鍵,老師需要注重兩者之間的對接要求,既需要調整教學思路和教學方向,又需要站在微觀的角度了解兩者之間的差距,從細節入手,在引導和鼓勵學生的過程之中給予學生更多自主成長以及實踐的機會。
傳統的音樂表演專業教學直接以專業技能的提升為依據,以音樂理論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礎,將學習技巧教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練習,無視學生的舞臺表現以及舞臺實踐,嚴重影響了學生動手能力的提升,同時也難以體現這一專業教育教學的特殊性以及實踐價值。為了避免這一不足,老師需要革新音樂技能課堂教學模式,積極實現舞臺實踐與音樂表演專業技能訓練之間的有效對接,創新教學內容及教學框架。其中音樂會式的教育教學模式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種教學模式能夠針對性地培養出更多專業性的舞臺性人才,老師需要以這一教學模式為依據和著眼點,針對性的鍛煉學生的舞臺表演能力,結合新時代改革背景之下音樂教學模式改革的核心要求,將豐富的舞臺表演機會交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發揮、自主實踐。另外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模式還能夠體現音樂技能教學的針對性,加強師生之間的聯系和互動,肯定學生的能力和專業素養,讓學生產生更多舞臺表演的自信心和動力,從而學會主動的把控自己和反省自己。老師則需要注重不同教學的內容和形式的篩選,充分肯定學生、理解學生、將課堂交給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主人翁意識,保障學生在表演和自主思考的過程之中實現個人綜合素養的穩定提升。
音樂表演教學工作的開展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老師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了解目前教育教學的現狀,關注教學質量提升以及人才培養目標的差距和要求,創設良好的舞臺實踐機會。校園文化節以及各類比賽活動的開展必不可少,老師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到不同的比賽活動之中,為學生提供積累舞臺經驗的機會,鼓勵學生通過主動參與以及自主創作來加強個人對專業課程學習的理解及認知,從而盡量避免在舞臺表演的過程中現過度緊張,真正的實現超常發揮或正常發揮。在完成整個舞臺表演工作之后,老師則需要結合學生的不足之處進行相應的調整以及引導,從而為下一次的舞臺表演提供更多的依據,盡量避免學生出現同樣的錯誤。
專業的技能人才培養是高職院校的目標,這一點在音樂專業教育教學實踐中呈現的尤為明顯,音樂老師需要了解創造性教學策略的核心要求,以學生社會實用性的增強與提升為重點,著眼于整個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來實現社會發展與專業教學之間的完美融合,既讓學生能夠掌握專業技能,又能夠獲得更多的舞臺實踐機會,從而積累一定的舞臺經驗,對自己所學習的知識有一個深刻的理解和認知,真正的提高個人的專業素養,實現自身的良性成長和發展。
通過對高職音樂表演專業教育教學形式的分析及研究不難發現,目前的教育內容相對較為單一,老師將主要精力和時間放在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上,理論課與實踐課占據了整個課堂的主體,極少有老師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分析學生的知識應用情況。其中理論課主要以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為依據,實踐課則以學生音樂表演能力的提升為核心,這種較為單一的教學模式只能夠保障教學進度,無法全方位的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音樂審美能力和創作能力,因此老師必須要注重兩大教學板塊之間的有機融合,真正實現音樂表演性能與舞臺實踐之間的完美對接,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實踐研究的過程之中獲得更多的收獲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