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魯艷 王新
(濰坊理工學院,山東 濰坊 262500)
2020 年伊始,全國高校規模化在線教學是對教育信息化的一次嚴峻考驗。隨著各地學生陸續開學復課,學校教育恢復面對面授課的傳統方式,廣大教育工作者已充分認識到線上教學的優勢和它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在未來的發展前景,線上教學對學校教育的影響會持續下去,教師的教學模式、教學策略、角色也都發生改變。故此,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將成為后疫情時代教學的新常態。
通過一學期的線上教學實踐,經問卷調查,60%的教師認為不易監控學生學習行為,缺乏對學生的有效管控。老師無法約束學生,出現中途離開課堂,有遲到、早退或掛機現象,也無法及時制止,有40%的教師認為學生主動性、積極性不足,教師的角色變成了單純的“主播”,教學效果大打折扣,主要是網絡教學知識碎片化、教師和學生不適應新技術、缺少交流,缺少角色扮演。
線上教學也有其獨特優點,不受時空限制,利于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資源豐富,便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重復學習、深入學習;可以通過課中、課后測試題自測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對于不理解的知識可以在討論區與同學展開討論,大數據分析便于教師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考核。
線下教學規模大,教師不能兼顧每位同學,關注度降低,“滿堂灌,填鴨式”為主,時空受限,學生自主性、教學效率低,難以實現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層次化學習;教學形式較單一,無法滿足差異性學習;實踐教學效果差,互動不足;網上優質教學資源很難共享,以期末考試為主的教學終結性評價不能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形成性評價,難以全面實現對學生的綜合評價,無法實現跨空間的集中教學活動,不能夠實現隨時隨地的討論和交流,教學形式比較單一,不能滿足差異化學習,不能很好地進行過程性評價。
線下教學師生可以進行面對面交流,現場可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能夠現場引導學生討論,進行討論答疑,時效性強,利用教學板書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延展,有時間去思考和探究。課堂教學的優勢是面對面的同步學習,眼神的交流、情感的互動,容易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關于疫情結束后授課方式的調査顯示,約有40%的教師會有效融入信息技術手段,有1/3 的教師愿意嘗試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可見,大部分教師意識到了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師生面對面交流是教學的基本特征,是線上教學無法替代的。從學生角度講,有50%左右的同學更希望采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教學。
線上教學與課堂教學不是替代關系,是互補關系。所謂的融合式教學是一種整合線下和線上教學優勢的新型教學方式,對整個教與學的系統進行重新設計,創新線下和線上教學的最佳協同作用,不是各種教學媒體、教學方式的簡單混合,而是通過在最合適的時間,采用最符合學習者個性特征的媒體技術與教學形式,以實現教學目標的最優化。
融合教學突破了教學的時空局限,使課程資源得以共享,學習者可以根據需要,采用各種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反復學習在線課程資源,直到弄懂為止;學習者有更多的機會,與老師和同學進行現場交流或在線溝通;除了面授的知識建構和交流外,學習者可以在課后通過在線學習重新反思所學,還可以與其他的學習者共同反思,合作建構知識。
線性代數是高校理工科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來說,教學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掌握線性代數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能夠應用線性代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而應適當減少過于理論化的數學推導,重在夠用和實用。在結合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線性代數的課程特點,采用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引導鍛煉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開課之前,教師按照教學大綱,研究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注重線性代數的實用性,確定適合線上、線下的教學內容、避免盲目的線下教學搬到線上進行,引入課外閱讀和討論的環節,制定學生過程性考核和成績評定方法。挖掘與課程相關的思政元素,準備相關的思政教學案例,嵌入到各章節中,增強學生的愛國意識,幫助學生養成愛崗敬業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在每個章添加數學實驗。在開課前在學習通網絡教學平臺建立翻轉課堂,將各個章節課件、知識點總結思維導圖、配套練習題和各個章節測試題、上傳至網絡教學平臺、選擇合適的教學視頻嵌入到對應章節,并做好任務點的設置。
課前三天布置學生預習任務點。學生通過認真觀看視頻,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并完成對應練習題。教師通過學習通記錄的任務點完成情況和統計分析功能,初步了解學生的課前自學效果、對知識點掌握情況、及其學生疑點所在,教師可以通過在線討論和答疑,幫助學生建立前后知識的聯系,為后續課堂學習做好準備。
課中線下教學不同于以往的填鴨式教學,而是更有針對性和啟發性,教師的重點由傳授轉變為促進和引導,而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地參與探究。教師依據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將線上學習的知識進行歸納、對比、拓展和延伸,精選課程重點難點,針對學生線上學習普遍存在的疑惑進行答疑、剖析探究,引導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增加師生的互動和交流,幫助學生內化知識、促進協作學習。新工科、新理科重在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將理論知識融入案例,可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問題分析的過程,搭建起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橋梁。在線下教學中注重線性代數在行業中的應用,選取和各個專業相關的例題,創設情境,培養學生通過知識遷移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做到學以致用,逐漸實現對知識的進一步拓展和深度加工。
線下和線上融合式教學能夠實現學與教的雙向反饋,課后線上提升主要依托學習通網絡教學平臺實現,不僅是學生的提升,也是教師的提升。
教師在線布置課后作業,設置教師批改和學生互評環節,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短板,學生課后可通過反復學習線上視頻,練習題自測等環節,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教學平臺,線上推送和課程相關的課程思政教學案例,進一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推送具有挑戰性、和后續專業課相關的案例學習資料,幫助學生拓展視野,深入學習,深化課程與專業課、現實生活的聯系,樹立數學建模的思想和意識,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教師基于學生線上教學視頻的觀看時長、作業提交、測試成績以及在線討論參與度,獲得大量的學習行為數據并加以分析,有利于教師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基于個體化差異,進行因材施教。這些數據還可以幫助教師總結、反思整個教學環節中的經驗與不足,并在此基礎上改進教學方法策略,為后續教學開展提供支持,奠定基礎,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線性代數的考核加大對學生的過程性考核,提高比例,占總成績40%,考核指標注重學生的自我學習過程及能力的培養,采用全方位、多元化的評定方式,過程性考核內容包括出勤、課前預習、課中測試、課后作業、專題討論、單元測試、課堂表現等,以上考核項目都在網絡教學平臺有詳細數據記錄,使考核更具信度和效度,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終身學習能力,進一步體現線性代數的教學價值。
后疫情時代是教學信息化時代,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能夠實現教師對整個教學過程隨時跟蹤指導,但需要我們教師在花費更多的精力,整理網絡平臺所需教學資料,需要我們教師和學生的長期堅持和不斷的實踐,根據反饋及時進行完善,才能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注重過程性考核,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更加貼和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