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美艷
(湖南省永州市道縣清塘中心小學,湖南 永州 425300)
興趣是人們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它以認識或探索事物的需要作基礎,是推動人們認知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動機。數學是一門有著較強邏輯性的學科,很多的教學內容也比較抽象,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這樣一門學科,如果沒有以興趣為基礎,往往會使得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感到枯燥和乏味,從而影響他們的學習效果,而且在《數學課程標準》中也提出了對學生培養數學興趣的要求:“使學生具有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由此可見培養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才是讓教學效果取得事半功倍的關鍵因素,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但是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自我控制力還比較差,在課堂上容易走神,難以集中注意力,這些原因就導致了小學生無法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進行有效的學習,也不能夠很好的集中注意力認真的聽老師講課。除此之外,大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過于重視數學理論知識方面的教學,忽視了課堂教學中趣味性的發掘,也不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采用的課堂教學方法也是按照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久而久之就會讓學生對數學產生一種厭煩的心理,從而不愿意去學習數學知識。
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是極其重要的,但是從目前的小學數學實際教學情況來看,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方式還比較單一,由于受到傳統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大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是按照教學任務來進行教學,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學生通常處于一個被動學習的地位,這樣單一定的互動,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交流的特別少,十分的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激發。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是新課標提倡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教師努力追求的目標。創設出小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情境和氛圍,一方面能夠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另一方面還能夠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成積極主動的探索。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為學生創設出良好的學習情境和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對數學產生一定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夠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整體教學質量和效率。
比如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在教學中可以開展一些表演活動,吸引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如在進行《加減乘除》這一章節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本別扮演小賣部老板和買東西的顧客,營造一個商店買東西的場景,然后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所需要的物品,扮演老板的學生和扮演顧客的學生一起計算實際應付的金額,看兩位同學的計算記過有沒有差別,在這樣一個有趣的課堂氛圍中,不僅加強了學生對《加減乘除》相關知識的復習和印象,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所在。
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很大程度上也與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夠滿足當代小學生在學習上的需求,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應該不斷的豐富課堂教學方法,以此來激發和培養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興趣和熱情。多媒體設備作為一種復制教學手段,在小學教學領域中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多媒體課堂教學不僅能夠將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內容變得生動形象,而且還能夠充分吸引小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比如說在進行《圖形的拼組》這一章節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將復雜的圖形組成以一種圖形演示的方式展現出來,幫助學生理解圖形變換組成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將一些與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小故事、視頻穿插在課件當中,使得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和鮮明。多媒體教學是小學生非常感興趣的一種教學方式,也是培養和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途徑,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多媒體教學,根據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制作出他們感興趣的學習課件。
總而言之,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小學生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他們才會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課堂學習當中,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一定要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通過營造有趣的課堂教學氛圍和豐富課堂教學方法等方式,努力調動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