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漢春
(壽光市圣城街道辦事處,山東 壽光 262700)
村級財務管理工作規范性對我國農村經濟的有效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相關部門在開展日常工作時,必須對其加強重視。為了進一步保障村級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本文提出了幾點加強和規范村級財務管理的相關措施,希望能夠有效推進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
村會計更換過程中,換人不交賬,以至當前的會計對之前賬目不清晰,長此以往導致賬目混亂。一些干部更是以自己為中心,置國家法律、村規民約于不顧,直接經手現金收支,包辦代管,一人說了算,會計成了記賬員。村級領導班子換屆調整后,新任領導在原任會計沒有違規、違紀的情況下,無正當理由,也不按有關規定程序產生新的會計,而是強行撤換,指定自己認為放心的可靠的人擔任會計,造成了農村財務管理混亂,賬款分離,收支不平衡等情況。
農村很多財務管理人員文化水平較低且不懂會計知識,不具備財務管理的專業技能,對于專業會計憑證和發票等也不熟悉,有些做法只是為了應付上級。在真正的會計核算中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導致了會計核算前后期不連貫,不利于財務收支的監管。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面村級參與財務管理的人員隨村委換屆更換頻繁,剛進入較熟悉階段就換人;另一方面財務管理人員掌握的有關財務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較少,對財務工作認識不充分,所以責任意識不強、風險意識不足。
財務管理制度是規范財務管理工作的基礎,既要建立財務管理章程等規范性制度,也要建立村集體事項決策公開制度,使村級治理有章可循。一是完善財務收支管理制度:村委會要堅持財務收支兩條線的原則,票據明確專人保管,防止先支后收或白條人庫等行為。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村集體資金的使用必須根據開支的額度劃分審批程序,必須按照規定用途與目的進行專款專用,防止出現隨意亂開支的現象。二是完善報賬流程制度:鄉鎮經管站要明確每月固定的村級報賬日,要求村干部完善簽章手續,報賬資料嚴格審核,確保票據及手續的真實完整性。對于工程項目資金撥付,要求完善鄉鎮分管領導審核制度,防止虛報項目套取資金的違規行為。三是完善財務公開制度:加強村級會計檔案管理,統一財務公開信息,經管站會計負責協助各村做好財務公開,實現村民群眾有效監督。規范公開內容與公開方式,除了村級財務日常收支明細,對于征地補償款、救災補助及惠農補貼等重點領域資金,應及時公開明細,避免隨意化、形式化公開的問題出現。
一般來說,村級支出項目包括:村(組)干部報酬、辦公費用、五保戶供養、集體統一經營支出、公益事業支出和其他支出等,財務支出憑證必須使用稅務部門出具的正規發票,無法取得正規發票的,須使用農經部門統一印制的支出憑證(領款據或支款據)填寫支出時間,支出事由,大小金額必須相符,自制原始憑證上必須有經手人、證明人、審批人,三者共同簽字后方可報賬。
強化村級財務制度執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落實民主理財監督、加強各方外部監督、啟動追究問責機制,對財務違規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一是落實民主監督。嚴格履行民主決策制度,村民通過村民代表大會等方式開展監督,村民主理財小組和村務監督委員會的成員必須嚴格選拔。各村要合理配備村級報賬員,村委會要加強印章管理,杜絕報賬簽字代簽和隨意蓋章等行為。二是發揮外部監督職能。主動引人第三方審計機構,組織開展村級年度定期審計,由市財政局、審計局牽頭,組織對村級財務開展抽查審計,并要求將審計結果通報公示,主動接受村民的監督,深刻剖析存在的問題。開拓“互聯網+會計”思維,利用手機APP開展村級代理記賬模式,實現大數據下的鏈條式監督,及時發現財務管理的漏洞。三是啟動追究問責機制。調動紀檢監察部門的監督問責作用,主動對村級財務管理違紀違規情況開展監督,重點關注扶貧、惠農等領域資金使用的情況,嚴肅一查處基層干部違反財經紀律問題,加大追究問責力度,建立和完善財務人員考核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
農村要圍繞實際工作制訂培訓計劃,做好培訓工作。結合定期培訓計劃,根據需要不定期安排進行專項的、有針對性的培訓,緊緊圍繞財務人員管理能力和業務操作水平的提升適時開展。培訓工作要關注以下幾點:第一,注重培養有關人員的學習自覺性,增強他們的學習意識,不斷提高學習最新知識的積極性。第二,對村干部教育培訓,培訓內容要全面,政策、法規、財務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內容都要涉及。第三,要重點加強對農村集體經濟的主要負責人員管理意識、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能的培訓。第四,對財務人員培訓,培訓方式可以定期例行培訓和不定期專項培訓相結合,培訓內容以業務知識培訓為主,但也要包含相關法規制度。
當前中央提出振興鄉村經濟,在這樣的背景下,做好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對于振興鄉村經濟來說至關重要。農村財務相關管理人員也要充分認清當前形勢,認真分析農村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多措并舉,完善村級財務管理制度,加強票據管理,嚴控非生產性支出,切實采取有效途徑解決,從而為振興鄉村經濟建設新農村提供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