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洋
(福建旭豐律師事務所,福建 廈門 361012)
伴隨著市場經濟時代的來臨,人們更加重視合同制經濟的形式。而合同在企業的運營過程中不可或缺,能為企業正常的經濟活動提供保障,使企業獲取一定的經濟效益。隨著日益增長的經濟水平和急劇增加的企業用工人數,也隨之相應的增加了勞動合同數量。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企業更加重視勞動合同管理的重要性。由于目前的企業合同管理模式,會不可避免的造成一些法律風險的存在,對企業正常運轉產生了嚴重的影響。而不斷增加的勞動合同,更加凸顯了問題的嚴峻性。因此,研究企業勞動合同管理及風險防范,意義不容小覷。
在運營過程中,企業往往需要對各種合同進行簽訂,所以也有著與之相適應的多種多樣的合同管理。而在這些合同管理中,勞動合同管理非常重要,是搭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橋梁和紐帶。在勞動合同簽訂和執行過程中,會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糾紛。在產生糾紛后,為了更好的解決問題,需要依據一定的法律條文對需要擔負責任的一方進行判斷。在各種勞動關系中,勞動合同管理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其自身的特點非常獨特。相比于其他的合同管理形式,勞動合同管理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勞動合同管理在企業勞動關系管理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為了實現企業和員工的雙贏,就必須對勞動合同進行科學規范的管理。通過營造輕松愉悅的個工作氛圍,促進員工自我價值的實現。
企業的勞動合同管理過程非常復雜,有許多環節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一旦有差錯出現,就會對企業的全局發展產生影響。例如,在現階段合同管理中,有些難點和重點內容,就是如何對成本進行有效控制,如何對勞動糾紛合理處理等。
在勞動合同管理過程中,企業不應局限于眼前利益,而是要樹立大局觀念。
從簽訂到履行勞動合同的整個過程中,一絲不茍的做好每一項管理工作。要全程監控勞動合同管理與實施的全過程,將其中可能存在的風險最大化的降低,為順利實施勞動合同提供保障。
一是簽訂形式上的風險。具體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沒有依據相應的法律程序去簽訂合同所帶來的風險;其次,沒有及時向勞動者送達勞動合同所帶來的風險;最后,企業未能規范的簽訂勞動合同所帶來的風險。
二是勞動合同簽訂期限上的法律風險。現階段,我國主要有三種類型的勞動合同:即完成一定工作量、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由于一些企業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將三種期限的具體使用范圍混淆,進而帶來一定的法律風險。
三是勞動合同簽訂的內容和條款上存在的法律風險。在簽訂合同的過程中,企業和勞動者存在著一定的偏差,不能嚴格約束一些重點內容所帶來的法律風險。
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也會有一定的法律風險存在。例如,企業為勞動者提供的勞動環境缺乏安全性;未能依據相應的合同規定,將有關的勞動報酬向雇傭者支付;要求勞動者增加時間,而這些工作時間是勞動合同以外的。因為各種主客觀因素,需要及時變更勞動合同,卻沒有依據程序變更的,會帶來不可估量的法律風險。
勞動法明文規定,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需要依據相應的步驟,若是沒有嚴格依據相應規范執行該過程,就會隨之產生法律風險。無論勞動者還是企業,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必須遵守相應的法律法規來解除合同,否則就需要對相應的法律義務進行承擔,如負責舉證、承擔支付賠償金等。
首先,是企業的失范行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沒有高度重視勞動合同與法律風險的重要性,容易出現違反勞動合同法有關規定的行為,導致相關法律風險的存在;其次,企業缺乏有效與科學的內部管理。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企業會有“人不適崗”的情況出現,使企業的法律風險不可避免的增加。最后,企業缺失法律風險意識。現階段,我國一些企業具有相對淡薄的法律觀念和滯后的勞動合同管理理念,對員工的權利漠視,甚至對相應的法律責任進行逃避,由此會大大增加企業所面臨的法律風險。
首先,是法律環境的變化。隨著不斷變化的市場經濟,也會相應的修改勞動法律法規,而不斷更替的法律,導致企業原有的法律行為與新的法律要求相違。企業對之前的行為不能及時糾正,所以會有潛在的法律風險存在。其次,不正當市場競爭的因素。一些企業為了自身的利益,采用不正當的競爭方式。例如,為了爭奪人才,而實施“挖墻腳”的不正當手段。這樣不單單使企業流失了大量優秀的人才,同時還使企業泄露商業秘密的風險進一步加大;最后,勞動者不斷增強了自身的維權意識。為了維護自身的權益,很多勞動者開始質疑勞動合同中侵 犯自身權益的條款。
首先,企業在簽訂勞動合同時,需要嚴格執行“先簽訂合同,后雇傭員工”的制度。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更好的解決勞動爭議或者是糾紛;其次,必須按時向勞動者返還勞動合同文本,這樣才能對法律風險有效規避;最后,在簽訂勞動合同的過程中,需要對各項條款內容逐一明確。勞動合同的重點內容,就是合同條款的內容。其中,明確規定了試用期、競業禁止、違約金等方面的內容。若是缺乏明晰的條款和明確的規定,會產生非常巨大的法律風險。所以在制定勞動合同的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這些內容。
首先,企業應依據相關的法律規定,將相應的薪酬向勞動者支付;其次,必須嚴格執行勞動合同的相關定額標準,在勞動者有必要進行額外加班的情況下,需要將足夠的加班費等向勞動者支付。為了避免企業出現不必要的損失,一旦簽訂勞動合同的任意一方出現變化,涉及到需要變更勞動合同的,需要依據相關法律條文及時進行變更。
首先,關于《勞動合同法》的各項規定,企業必須高度明確,并在實際運營過程中,依據相關法律規定來解除勞動合同,并且要高度重視不能隨意解除勞動合同的條款。在這個過程中,企業還必須保留足夠的材料,作為佐證,避免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其次,企業還應依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在對勞動合同解除和終止時,將相應的經濟賠償金向勞動者支付;最后,還應該履行隨附義務,例如配合處理需要移交社保的資料或者檔案、開具證明等,這樣才能對勞動合同管理中存在的潛在法律風險有效避免。
首先,企業需要與自身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對相應的預警機制進行構建。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實現與員工的和諧相處,加強與員工的溝通。并及時關注不得不進行的裁員行為,避免因為賠償不到位或者溝通不暢而出現的勞動糾紛和爭議;其次,在企業管理過程中,如果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勞動爭議和糾紛,就需要隨之開展相應的的調解、仲裁和訴訟程序。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應對相關內容進行明確,包括仲裁時效、爭議和糾紛的立案范圍等,并且采取有效措施,盡量解決爭議和糾紛;最后,為了避免企業蒙受一些不必要的損失,企業還需要對勞動爭議和糾紛時的舉證工作高度重視。
結語:現代企業的經營過程包括簽訂合同并遵循合同條款去履行的過程,而勞動合同管理就是通過相關手段的運用,嚴格把控合同執行過程中的各個流程,以此有效規避因為勞動合同自身或者其他因素所帶來的法律風險,為企業的平穩健康發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