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家嘉
(南寧市馬山縣周鹿中學,廣西 馬山 530603)
思維導圖是一種充分利用全腦思維的組織性思考訓練工具,能以靈活的創造思維模式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有效學習。將其應用到高中生物課堂,契合了生物課程標準的內在要求。現階段學生對高中生物學習的普遍感受是死記硬背、雜亂無章,導致對知識的掌握效果也不盡如人意,而思維導圖的運用正好可以解決當前的困境,對深化生物教學改革有著不可估量的積極意義。
高中生物的理論知識結構具有較強的層次性、推導性以及聯系性,若完全按照教材內容的講述順序進行學習,且沒有進行系統的內容整理,則容易造成理解與記憶上的難度。思維導圖在教學的應用中,主要通過知識的主次、推導關系進行分類和歸納,進而幫助學生在記憶某一項內容時,可以通過該知識的特性進行聯想與推導,進而使學生通過某一環節的知識內容推導出下、上一階段的內容。此外,教師在應用思維導圖進行理論講解時,比如在《細胞的基本結構》教學中,教師可通過由外而內的理論講解模式,使學生按照一定思路、知識結構進行學習,如“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的基本結構形式,同時在基本結構的教學中,教師進一步深化細胞構造的學習,如添入中心體、內質網、核糖體、線粒體以及溶酶體等。可以看出,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將理論內容進行分層與整合,從而幫助學生更好進行記憶和學習等。
在現在的社會發展過程中,信息技術變得越來越發達,逐漸深入到教育工作當中去,對平常老師的教學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因此,如果老師想要很好地構建高效課堂,就可以積極地利用多媒體技術,去加深思維導圖的教學作用。讓學生們通過這種課堂模式,可以緩解一直緊繃的學習壓力,同時也有利于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讓他們可以專心地進行生物知識的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構建高效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在進行人教版的高中生物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可以促進思維導圖的滲透,老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加以實現。比如,在組織學生們學習課本上的《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這一章節的內容時,老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利用PPT的形式向學生進行知識點的梳理。在最后的課堂小結這一環節,再利用顏色以及色彩不同的字體,將教學重點依次列舉出來。這樣的課堂模式可以很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指導,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同時利用思維導圖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
課程的準備階段不僅是教學實施的基礎性工作,也是理論歸納整理、推導的關鍵性工作之一。對此,教師可根據思維導圖的理論內容、應用方式進行課程準備,并根據教學單元、章節內容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合理制定。若學生的學習基礎較為薄弱,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較差,教師可增加思維導圖的詳細程度;若學生的學習基礎較好,但在知識歸納、分類以及推導等方面存在不足,教師則根據學生的不足項目進行思維導圖的合理制定,使學生在合理思維導圖設置中提升理論知識的理解程度。比如:在《細胞的基本結構》一章節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植物細胞的特點進行思維導圖設置,同時設置動物細胞的思維導圖,使學生在理論知識的分層、推導過程中進行對比學習,從而使學生在思維導圖的教學中提高理論知識的記憶、推導以及對比。此外,教師還可在學生的復習階段幫助學生進行知識內容的整理、疏導,使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框架構建進一步加深理論知識的理解以及記憶。
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無論是課堂小結,還是章節小結,甚至是高份的復習階段,都注重學生對已學內容的鞏固深化,并鼓勵學生構建層次清晰,富有組織性的知識框架。而思維導圖的特點正好符合復習課的要求,能夠幫助學生內化知識,形成體系,加深理解,培養學生解決綜合性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復習人教版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六章第一節“細胞分裂”這部分知識時,學生總會混淆有絲分裂、減數分裂的概念,甚至在解決相關問題時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那么教師可以將必修1和必修2學到的有絲分裂、減數分裂、無絲分裂和二分裂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聯系起來,構建有關細胞分裂的知識體系,幫助學生對這四種分裂方式進行比較分析,加深印象,為后面解決“細胞分裂”類問題做好知識儲備。且在后續復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自己動手補充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已經融人諸多領域,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可以拓展、訓練學習者的邏輯思維,提升學習者的記憶能力,也是能夠促進表達交流靈活性的思維模式和學習工具。因此,教師應當積極將它融人課堂教學中,尤其是像生物這類邏輯性和綜合性較強的學科,發揮其積極作用,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