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莉
(南寧市馬山縣周鹿中學,廣西 馬山 530603)
高中政治教學是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呼聲的高漲,高中政治教學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高中學生正處于青春飛揚的時期,他們對熱點話題充滿了高度的熱情,充分利用熱點話題對于提高學生對政治教學的興趣和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而熱點話題反過來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又提升了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提升了學生對熱點問題的深度解讀和正確認識能力。
第一,激發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植入時事政治內容,能夠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政治學習活動。傳統的政治教學更多地依賴教材中的內容、實例等,限制了課堂內容的豐富性、多樣性,也加重了政治學習的枯燥感。而通過植入時事政治內容,能夠讓學生認識到政治學習的實用性,并提升其對政治知識的求知欲,提升其展開政治學習活動的積極性。第二,加強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聯系。時事政治與政治發展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通過植入時事政治,能夠讓學生對政治知識、學習目的等有更為清晰的了解,促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進行聯系,推動學生更好地發展。第三,有利于知識面的拓展。時事政治涉及的領域、政治內容等相對較多,包括國內外文化、經濟、政治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引入時事政治,能夠促使學生了解多個方面的信息,符合我國素質教育的目標,能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更好的條件。
在固有的高中政治教材中,十分注重政治知識的規范性與系統性,每一次都是根據一定的順序加以編訂。之后的修訂都是在此基礎上適當增添圖片、案例等內容,實質上的內容卻沒有很大變化,因此高中政治教材具有一定的滯后性,講述的內容難以與時俱進,但是由于在高中政治學科考核中,往往會出現在政治教材中沒有的政治術語,如若教師并沒有對此內容加以講解,學生在面對此類問題時,常常會不知所措,增加學生的答題難度,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并不理想。高中政治教師應該合理引用時事政治,進而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國內外國家大事,使政治知識走進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降低學生學習與理解的難度,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師合理融入時事政治教學內容時,要教授學生學會運用政治思想去看待時事政治,并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內容解讀時事政治,這不但可以實現教學的延伸,還能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內容相結合。
社會熱點事件的運用最終要回歸到教材的知識分析上,將生活化的材料轉化為理論性的知識點。社會熱點對學生的吸引力較大,回歸教材內容的分析時,學生興趣與注意力難以得到及時的轉移和集中。因此要注意社會熱點事件與教材內容的銜接與延伸,尋找教材知識與社會熱點事件較契合的過渡點。根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兩框內容授課時,可以引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熱點信息。第一框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四十周年,四十年來,我們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也推動著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興盛。第二框內容就可以延續第一框的熱點信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來分析文化自信的力量,以及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的知識點。回顧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歷史歷程,中華民族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著從文化自為到文化自覺再到文化自信的文化建設,文化自信不僅是改革開放的歷史性經驗,更作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性支撐,是我們國家、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高中政治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因此,教師在帶領學生展開政治學習的過程中,應當引導學生實現“活學活用”,避免使用死記硬背的方式。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引入時事政治極為重要。在時事政治的支持下,教師能夠完成高中政治重難點的教學。例如,在“我國的民族精神”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今年國慶檔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等主旋律電影,促使學生對民族精神有更深的理解;同時,讓學生能夠理解“中華民族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這一政治概念,增強學生的愛國意識和國家榮譽感,同時提升學生的政治綜合素養。
高中學生正是青春激蕩的時期,每一個學生都心懷夢想和報復,準備著開始自己美好的人生,高中政治是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提高學生政治認識的主要途徑。通過高中政治教學,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讓學生正確認識國情和時事政治,正確面對熱點話題,是把握高中生人生方向的重要教學,要求廣大高中政治教學以對祖國對教育事業無限的熱愛,以對政治的高度敏感來對待教學,不僅教書更是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