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洋
(葫蘆島市公路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遼寧 葫蘆島 125000)
高速公路是連接城市與城市之間的橋梁。在高速公路設計中加入綠色循環低碳理念,既能夠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又可以保障高速公路建設的生態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由近幾年汽車銷售數據統計結果可知: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家庭購買小汽車作為代步工具,汽車銷售量呈翻倍式增長。為了滿足快速增長的交通需求,我國加大力度建設高速公路。然而,大量車輛產生的尾氣嚴重影響著高速公路的生態環境,再加上高速公路在建設過程中對沿線生態系統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致使生態環境與基礎道路設施之間出現了較大的沖突。可見,以綠色循環低碳理念為切入點進行高速公路優化設計勢在必行。所謂基于綠色循環低碳理念的高速公路建設就是在高速公路設計、建設、使用及運營等各個周期內都貫穿綠色、循環和低碳的思想,使高速公路最大化降低自身對周邊生態環境的破壞。在這種理念下進行高速公路設計時,需要設計者以綠色理念為基礎,突破傳統固有設計模式的限制,將低碳、環保、可循環等理念融合于設計方案,并以建設項目的實際情況為參考,不斷完善、改進設計方案,實現資源節約、生態環保的理想建設狀態,最大程度地延長高速公路的使用年限。
1.充分考慮公路使用后可能產生的問題。高速公路的設計應將使用時可能遇到的問題考慮在內,包括使用消耗及養護成本。如通過使用瀝青乳液可以在環境溫度下實現舊路面利用,能減少材料運輸,從而降低了燃料消耗、減少了排放。因此,回收利用方法既保護了環境,又節約了能源。2.充分考慮公路建設中的客觀因素。由于在高速公路建設的過程中,易造成開山鑿洞問題,不利于生態保護,因此項目應結合所在地自然特征來設計分析。合理選線是公路建設重中之重,應在滿足工程設計要求的前提之下,最大程度降低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盡量避開不良地質地段,降低施工的技術難度與施工成本。
高速公路項目往往表現為施工周期長、施工難度大、施工項目眾多,而且施工項目難度跟公路路線有著很大的關聯。這就要求相關設計部門在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施工難度、建設條件、征拆難度等因素,要有效避開一些地質條件復雜的區域,這樣不僅能夠有效降低施工難度,同時能夠最小減少資源浪費。很多公路建設在地質復雜的地區,道路在受到惡劣環境影響下就會出現道路凹陷等問題。綜上所述,在進行路線選擇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工程規模、工程造價、環境保護等各方面的因素進行考慮,從而選擇最佳的路線,從而在保障道路安全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符合低碳環保的理念。
綠化帶的大量設置,可以有效吸收二氧化碳,但是多數公路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并沒有重視這一作用,主要是將其作為美觀和裝飾物加以設計。而綠色公路設計階段中則高度重視碳補償綠化帶設計技術,可以起到良好的綠化效果,這種綠化帶本身和普通綠化帶之間保持著較大相似性,但其是經過嚴格計算和整體規劃植物種類和密度的。設計好標準化的碳補償綠化帶,可以促進公路范圍內碳排放量和吸收量保持良好的動態平衡。具體設計環節,需要準確計算好該公路工程通行量和二氧化碳的平均排放量。
隧道整體設計方案需要參考地形、地質、地貌、當地天氣環境和周邊環境等因素,并以總線路、隧道、橋梁為基礎。隧道功能設計中,不能只強調直線建設,也不能只注重曲線設計,要以合理的曲線隧道比例為前提,同時維護其與周邊生態環境的統一性。始終堅持以地質地形條件、生態環保和建設運營安全為選擇線路的標準,以全壽命周期為理念對成本進行把控。另外,要注意隧道內附屬項目與總工程間的關系,確保方案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使其符合安全行車的標準。分離式隧道在隧道設計中比較常用,其間距比較標準,能夠應對狹窄地形的通車需求。
綜上所述,高速公路的修建一方面有利于促進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如果設計不當也會導致占用過多資源、破壞環境等問題。本文明確了綠色循環低碳高速公路總體設計思路,提出了低碳設計優化方法,高速公路工程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堅持綠色循環低碳的設計理念,優化設計思路與方法,促進社會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