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敏 趙向陽 李志強
(河南省上蔡縣生態環境保護局,河南 駐馬店 463800)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的提高,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峻。在農村,環境污染問題也不容小覷。解決農村環境問題,是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前提。
(一)化肥、農藥使用的不規范以及使用過量導致農村環境污染
現代農村農戶片面追求莊稼高產量,又加上農村勞動力外出轉移,農村勞動力不足,以致于追求省力省時,再加上沒有按照科學施肥,以至于化肥的利用率低,大量的化肥流失殘留于土壤環境中,造成了土壤污染,空氣污染,水環境污染。又由于農藥的泛濫使用,一些高毒的有機氯、有機磷農藥仍隨處可見。由于這類農藥的不合理使用導致生態環境出現問題的同時,也污染了農副產品,以至于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
(二)污染中小型企業的城市到農村的轉移導致農村環境嚴重污染
近年來,一些污染比較嚴重的中小企業在大城市無處安身,便偷偷轉移到農村的鄉鎮進行發展,這些企業,一般都沒有污染處理設施,即使個別企業有污染處理設施,他們為了節約生產成本也不會運營,工業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直接排入環境中,給農村的環境,造成了毀滅性的污染。
(三)養殖業的興起以及家庭養殖散戶的存在也是造成農村環境污染的原因之一
農村養殖戶,經調查發現只有部分養豬戶,合理利用糞便污水,用以制作沼氣或者肥料。其它大部分的養殖戶,均未將動物糞便合理的處理,直接排到環境中,導致空氣中硫化氫氨濃度超標,下雨時,隨著雨水的沖刷,肆意流淌,污染了地下水,同時增加了疾病的傳播,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盡管近年來國家加大了農村環境保護基礎設施的建設,但部分地區仍存在重建輕管的現象,對農村環境保護停留表面上,對農村生態環境建設難以實施有效的協調、指導和監督。
(四)農村生活污染
農村生活垃圾的隨意扔棄,堆放,尤其是塑料的泛濫使用,加劇了農村環境的進一步污染,和生活污水基本未做無害化處理,隨著地表直接進入水體,對地下水造成嚴重的污染,坑塘水體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總磷氨氮等主要因子污染指數上升。
(五)醫療垃圾廢物廢水的無處理排放,也是造成農村環境問題的原因
(六)秸稈焚燒,揚塵也是造成農村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
(七)農村環保專業知識欠缺,農村的生態環境破壞如此嚴重的主要原因,在于農民的文化水平有限,大多數的農村居民不了解環保專業知識,雖然對”環保”這個詞不陌生。但是具體不知道怎樣去保護環境。
(一)加強農業病蟲害監測,合理使用農藥化肥、尋找適合農村環保新技術
認真貫徹農村農藥化肥使用標準,增施農機肥,國家應組織相關工作人員監督農村跟蹤研究監測土壤,以便于及時更新每年化肥農藥使用相關的標準及技術指導。同時相關部門,應積極推廣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病蟲害的新技術,大力支持農業科研部門對低毒低殘留農藥、獸藥、復合緩釋肥料、無污染的飼料、添加劑以及精確施肥技術的研發。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從而推動農業技術的發展,進而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環境污染問題。
(二)關閉重污染中小型企業,停業整頓污染較輕的中小型企業
嚴格落實企業環評制度和企業“三同時制度”,對污染嚴重的企業,堅決取締,對污染較輕的加大監管指導,實行處罰與教育培訓相結合,當地主管部門要不定時到所轄企業取樣,監測工業廢水,大氣,發現異常,及時排查原因,解決問題,爭取每家企業做到不超標排放。鼓勵獎勵環保先進的企業。通報并處罰環保滯后的企業。
(三)加大對養殖行業規劃與扶持,鼓勵推廣清潔養殖,生物養殖
要解決農村養殖業對環境的污染問題,首先就是要拚棄傳統的養殖方式,推廣使用新型的無排放清潔的養殖新型養殖方式,鼓勵生物養殖,從源頭上遏制阻斷污染源。同時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后期使用的監督與管理。讓基礎設施發揮應有的作用。
(四)對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處理,生活廢水都要進入管網,統一無害化處理
在農村,加大環保基礎設施的建設,在每一個鄉村配備專門的垃圾處理箱,并且配有專職環保清運工人,定時清理垃圾,統一存儲,統一集中處理。每個鄉村都要有污水處理設施,集中無害化處理。對坑塘溝渠定期清理與監測。進行農村廁所革命,讓旱廁無所遁形。
(五)進一步加大對農村醫療廢物處理的監督管理
醫療廢物是特殊的污染源,對醫療廢物要分類收集,密閉轉運,集中處置,減量化處理,廢物處理必須遵守環保及衛生法律律法規。對嚴重污染環境的醫院和個人應加大處罰力度和法律制裁。
(六)杜絕揚塵,在麥收秋收季節宣傳秸稈焚燒的危害,杜絕秸稈焚燒,定時組織村民學習環保知識,樹立環境保護意識
在農村居民中進行環境保護政策的宣傳活動,,每個鄉鎮配道路灑水車,配備專門司機。對秸稈焚燒做到零焚燒,在麥收秋收時節組織相關機關監督,監管與處罰并行。組織村民定期學習環保專業知識,以及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提高農村人口的環境保護意識,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
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問題,關系到農村的可持續發展、人們的生存環境及人們的身體健康。對環境污染的治理已成為當今政府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相關部門應針對不同的污染問題采取合適的不同的解決對策,進而推動農村環境的有效治理,以及社會主義美麗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