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鵬 王蕊
(天津市利民調料有限公司,天津 300308)
在目前食品制造領域,量產成型的食品離不開添加劑的使用,這些化學添加劑如果能夠合理、科學的控制劑量和成分配比,對人體是無害的。國家也頒布了多條法律法規完善控制食品添加劑的用量,如《關于食品添加劑新品種氨基乙酸(羥基乙腈法)等的公告(2017年第3號)》、《關于食品用香料新品種9-癸烯-2-酮、茶多酚等7種食品添加劑擴大使用范圍和食品營養強化劑鈣擴大使用范圍的公告(2016年第14號)》等。在當前食品制造環境下,不遵守法律法規,不按標準制造,非法有毒有害食品的情況屢見不鮮。基于此,合理分析它們問題背后的原因,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才能確保在食品安全生產中科學使用添加劑。
化學藥劑也就是化學食品添加劑,從人類邁入工業時代開始,化學藥劑就成為了社會發展的“催化劑”,由工業合成制造領域慢慢的擴展到食品制造領域,各種類型的食品也在化學藥劑的使用下被制作出來,滿足人們各種需求。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帶給人們方便的同時,也會引發安全問題。
在食品制造領域使用化學藥劑可以豐富食品的色彩、提高食品的賣相、提高人們的食欲,如熟食、辣椒醬等[1]。還可以提升食品口感,吸引消費者的眼光還要抓住消費者的味蕾,在日常食用的面包中多數都會添加膨松劑、使面包吃起來的口感更佳。在平時制作的食品中,食品形狀很難成型,如果需要長期儲存的話,食物得不到好的保護會腐爛變質,化學藥劑可以固定食品的形狀、延長食品的保質期。只有整體把握化學藥劑的雙面性,才能確保在以后食品制造中科學合理使用添加劑。
化學藥品在食品制造中存在很多使用不規范的情況,有些會在食品生產中超量使用,食品配料表的配料順序是按照劑量的大小排列的[2],但是有些廠商會將大劑量的藥劑寫在最后,擾亂消費判斷,如平時吃的風味豆干,檸檬黃染色就會被過量添加,果脯零食中有過量的胭脂紅;還有街面上的假雞蛋、拋光米、毒饅頭、地溝油、瘦肉精、孔雀石綠,三無產品辣條中的蘇丹紅。有些無證企業和小作坊購買化學藥劑時,以次充好,藥劑效果差,毒性強,可想而知,這些沒有經過食品部門檢驗的食品,若是經過長時間的食用會對人的身體造成不可估量的傷害。
食品中的化學藥劑使用現狀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導致這些不合理出現的主要原因還是生產企業追求高利潤,忽視了過量添加食品藥劑對人造成的潛在危害。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很多的企業會讓食品外觀變得好看、口感更好,隨意添加化學藥劑,有的明知有毒還添加;有的是明知沒毒,但是為了更好看、好賣也是隨意添加。日常中見到或者聽到的草酸螃蟹、假酒、福爾馬林泡海鮮等都造成了食品行業的混亂。
除了企業自身不遵守法律法規外,還有食品部門的宣傳檢測不到位,我們在查處食品問題時,不能把每一個企業都主觀想成是“故意”為之,需要做好宣傳工作,知道哪些食品藥劑對人體是有害的,如果這些企業忽視宣傳,一旦檢測出食品問題就應該及時處置。其次就是檢測方面,食品監管部門的人手不夠,食品做出來的速度趕不上檢測速度,再加上現在的化學藥劑五花八門,在檢測某一項數據的時候很容易會被忽視[3]。
在食品生產中,一方面化學藥劑有著它的優點,另一方面又有著它的缺點,如何利用化學藥劑的優點,彌補其的缺點(副作用)是以后發展道路需要注重的問題。
在食品生產過程中,尤其是企業對于送檢的產品一定要嚴格檢查,發現問題要及時整治,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以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排除問題,加大處罰力度,保護消費者的飲食安全。
必須要提高食品生產者的生產意識,嚴格按照添加劑標準來使用化學藥劑,企業應該引進人才,對每一項材料的配比、成分都要科學規劃,在最合理的資源中,做出最健康的食品。
食品安全的發展不僅需要監管部門和生產者發揮作用,還要有消費者的參與,積極反應食品問題,監管部門無法照顧到每一個生產企業,這時候就需要消費者提供信息。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監管部門也可以普及消費觀念,對于化學藥劑要讓消費者學會分辨,如番茄紅素、味精等,現代研究表明,番茄紅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對人體有益),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4],最大的作用就是提鮮對人體沒有什么傷害,對于哪些物質是有毒的,哪些物質是有益的,需要加大宣傳力度,倡導綠色健康消費。
結語:在當前食品生產領域,化學藥劑的添加是必不可少的,它被廣泛用于食品制造領域。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客觀科學的去看待化學藥劑,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去監管,消費者也要擦亮雙眼對三無產品說不,生產企業要加強生產意識,只有三者共同努力,才能夠確保我國食品行業的綠色、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