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世強
(膠州市圖書館,山東 膠州 266300)
膠州市圖書館始建于1956年,是山東省成立最早的圖書館之一,也是青島圖書館的前身,幾經變遷,館藏圖書以及各種雜志、期刊十萬余冊,種類豐富。圖書館建筑面積為3055平方米,設辦公室、采編室、輔導室、典藏室、地方文獻室、參考資料咨詢室、第二書庫、第三書庫及少兒借閱室、報刊借閱室、開架借書室、電子閱覽室、自學室、資源共享工程中心以及圖書館分館等,館藏圖書達20萬冊,年通流量進11萬冊次,發展讀者5000多人。在青島市圖書館的精心指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為指導,圍繞“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原則,各項工作相繼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同時也創造了不可估量的社會效益。
1、地理位置優越
膠州市24小時自助圖書館選址位置靈活,周圍有大型住宅區、連鎖商超以及完善的公共設施,人口密集流量充足;另一方面,緊鄰三里河公園,環境優美,風景宜人,為讀者在閑暇之余提供了一個休息場所。總體而言,靈活的選址位置基本實現了全民讀者的近距離服務,其連續24小時的不閉館模式,更是被居民稱為“不打烊的圖書館”。
2、辦卡手續簡便
在傳統圖書館的服務模式下,進出館要辦理一系列繁雜的手續,耗時耗力,而24小時自助圖書館進出館手續則簡便很多,僅需個人身份證和100元押金在自助機辦理即可,此外,據膠州市文明辦可靠統計,2019年上半年累計到館人次達200多萬,暑假期間每天可達1萬次,書籍流通量達14.6萬冊。由此可見,簡便的辦卡手續使得進館人數和書籍借閱數量有了明顯提高。
1、館藏資源有限
圖書館的基本任務就是保證書籍的種類和數量要滿足社會民眾的閱讀需求,這也是圖書館立足的基本意義,但部分市民反應藏書資源不足,館內提供的資源與讀者需求存在一定偏差,圖書館已無法在第一時間全面精確的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現有書籍種類重復率高、更新慢等問題,由于24小時自助圖書館全天運營,客流量多導致書籍利用率高,因此書籍更新慢會嚴重削減讀者的積極性,綜上所述,館藏資源過少及相關問題的延伸都不利于圖書館的可持續運營。
2、24小時閱覽室占座問題嚴重
據當地市民反映,在2017年膠州24小時自助圖書館只有24個座位,占不到座位是常態,時隔3年今非昔比,雖然建筑面積有所擴大,硬件設備也相繼更換和擴充,但圖書館開放時間為8:30-17:30,對于上班族而言,圖書館開放時間與上班時間恰好沖突,因此閉館后市民只能到24小時自助閱覽室進行學習充電。基于此,面對龐大的客流量和特殊的時間限制占座問題仍然普遍存在且不容小覷。許多到館學習的市民往往用書本或水杯來占座,這樣將無法實現公共資源的共享和優化利用,同時嚴重的占座問題也不利于館內秩序的管理和環境的維護。
3、人文情懷缺失
24小時全天開放,全年無休,刷卡進出入,其圖書館運營模式的人性化以及館內設備的現代化贏得了廣大民眾的一致認可,24小時自助圖書館這扇不打烊的書香窗口成為市民的“午夜精神食堂”。但便利先進的信息化背后延伸出了負面問題,主要體現在設備的現代化智能化代替了絕大多數人工服務,從而導致圖書館現代智能與人工服務嚴重失衡。于讀者而言,缺少人文關懷,降低了與管理人員的互動參與度,影響讀者的體驗感和閱讀興趣;于圖書館自身而言,不利于圖書館本身的科學化運營和管理。
管理人員要根據讀者的反饋和業內市場信息迅速更新館藏,以提供讀者真正需要的書籍資源。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中國成年人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已高達76.2%,移動閱讀讓閱讀本身變得更便捷、更無邊界。多增加電子書閱讀,這樣才能抓住使用者的心,讓自助圖書館“活”起來。基于此,考慮到讀者的業余時間、閱讀習慣等現實條件以及未來發展趨勢,24小時圖書館應積極引進電子閱讀,真正實現無紙化碎片化閱讀,立足讀者的實際情況滿足讀者的一切需求。
24小時圖書館全天連續服務,高強度的連軸運營需要圖書館加強館內秩序管理。首先,圖書館要大力提供與之相適應的座椅設備,通過縮小供需差額來盡可能避免占座現象,另外張貼告示,對惡意霸占座位強行侵占資源的不良行為做出適當懲罰;其次,圖書館要做好職能分配工作,各部門各司其職,增強監察力度,定期檢查自助機器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并對損壞機器及時維修,24小時做好安全保衛工作,努力為廣大讀者請提供一個舒適的便捷的閱讀環境。
當前,科學有序的圖書館運營模式應該是智能設備與人工服務相結合,這就要求我們不能過度依賴電子設備,要充分發揮管理人員的主動性和職能性,加強管理人員的培訓,為讀者提供專業的建議與指導以及幫助讀者無障礙操作自助機,進而增加與讀者的互動參與度,提升讀者的整體舒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