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溫州市巖頭鎮中心小學芙蓉校區,浙江 溫州 325113)
作為語文教學的綱領指導,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了語文學科的性質,也對語文教學的目標進行了具體的指示。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應當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著力提升語文教學的課堂效率,但從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有很多語文教師對新課程標準的理解還停留在表面上,仍在采取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這使得語文教學的課堂效率低下,也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語文教師應當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把握其內涵,按照新課標的要求來開展教學,這樣才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具體對策如下: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語文教學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首先需要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這樣才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特別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旺盛,但注意力也很容易被分散,單一的教學方式很容易讓他們感覺乏味,失去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良好的教學情境可以營造有效的氛圍,由此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代入情境,激發他們的興趣。語文教師需要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在課堂教學以前就做好相關的準備,在設計時要從具體的語文課程出發,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同時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來進行設計,這樣創設的情境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讓學生代入進去。教師可以嘗試以多種手段來營造情境,如利用多媒體技術,和學生進行互動溝通,朗誦文本等,綜合多種方法,以盡量營造真實合理的情境,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例如,教師在開展《富饒的西沙群島》的教學時,為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營造情境,播放有關西沙群島的短視頻,學生們看到美麗的熱帶海洋風光都驚嘆不已,很快就能代入進去,也能對文本學習產生興趣,由此可以很好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新課程標準要求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為更好地踐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小學語文教師也需要注意自己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給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和途徑。小組合作活動就是一種比較好的教學方式,它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成員通過合作的方式來完成小組任務,在此過程中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開展小組合作活動前,語文教師應當合理安排小組成員,每個小組的人數不宜太多,小組內成員的搭配也要根據具體情況來設置,以盡量讓每個學生都能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小組合作任務也需要教師提前設計好,這是開展小組合作活動的核心,教師在設計活動任務時,需要以具體的語文教學課程為基礎,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進行設計,任務要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情,也要適合多人合作和探究,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小組合作活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教師在開展《少年閏土》的教學時,可以組織小組合作活動,基于文本設計一些任務,讓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來完成任務,如“細細閱讀文本,討論作者是如何描寫少年閏土的外貌的,通過這些描寫可以看出閏土是一個怎樣的人?”等,讓學生們在閱讀的基礎上合作討論,可以增強他們的思維能力,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語文新課程標準注重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要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語文教師也應當注重開展語文實踐課程,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和應用語文知識,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語文實踐課程的內容形式是豐富多彩的,既可以在課堂內組織,也可以走出教室,在課堂外組織,老師可以根據語文教學的內容以及學生的學情等來確定語文實踐課程的主題。在開展活動前,語文教師還應當做好活動的設計,包括活動的主題,活動的時間地點,開展活動的具體教學方式等,對于室外的活動,教師還要做好安全預案,以保證語文實踐活動能夠順利的開展,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了解錯別字”的語文綜合實踐課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在課前留心身邊的漢字,如街上的廣告牌、店鋪招牌、海報、報紙期刊上的文字等,找一找有沒有存在錯別字,有的話記錄下來。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們說一說各自的發現,討論錯別字產生的原因和危害,進行改正錯別字的比賽游戲,通過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對常見的錯別字有所了解,也能認識到漢字規范使用的重要性,由此可以培養他們的語文綜合應用能力,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的來說,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要提高效率,語文教師就需要以新課標為指導,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以培養學生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增強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