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層臺鎮層臺小學,貴州 畢節 551700)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是一個難題,也是關鍵,因為詞匯是溝通的基礎,沒有詞匯的掌握,就不能很好地進行英語的溝通。然而,目前學生學習掌握的詞匯不多,單詞會讀,可是識別很少。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成為必然選擇。在詞匯教學中,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利用多媒體制作的詞匯練習教學課件,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如教學table 這個單詞的時候,當學生會讀之后,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訓練他們如何掌握詞匯。把單詞放在多媒體屏幕當中,或是放置在大量的單詞當中,讓學生尋找這個詞;或者把這個詞的五個字母順序打亂,然后讓學生說出單詞正確的字母順序排列,并隨機組成該詞的次序,讓學生說什么字母。如此反復幾次,學生基本上能記住單詞。把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這種方式用在多個單詞的教學中,教學效果更好,可以極大地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記憶力。
學習環境對于英語學習而言極重要,且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頗深。教師的職責在于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首先,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對這一科目感興趣,往往是因為對教學這一科目的老師有好感。因此,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心理狀況,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同時在課堂中盡可能多地使用風趣幽默的語言,配以豐富的表情和手勢組織課堂教學,給學生創造輕松、開放的學習環境。其次,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教師在課堂中要盡量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不斷地用英語刺激學生的感觀,久而久之,學生自然能用英語表達,并在無意中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
聽力是聽者積極主動地接受目標語言,理解篩選有用信息并存入長期記憶,逐步擴大聽覺渠道的一個過程。聽力教學策略表現為:由簡到繁、循序漸進,小學生掌握的英語知識有限,聽英語的經驗也少,所以小學的英語聽力教學要以學習的內容為中心,根據小學生的英語學力,把握好聽的層次,逐步擴展內容、增加信息量和難度。教師在進行聽力教學之前要提供機會以喚起學生已有的背景知識,同時也要拓寬與信息相關的背景知識。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不僅是傳授知識、培養技能的過程,而且是發展學生學習策略的過程,聽力在我國小學生英語學習的各項技能中是一個弱勢項目,故教師對學生的方法指導尤顯重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接觸英語的途徑和機會隨之大大增加,除傳統的聽力媒體錄音機和錄像機以外,我們還可以免分利用VCD,電腦光盤和網絡,聽視結合,聲情并茂。近年來,網絡發展迅猛,網上的英語聽力課程等資源越來越豐富,其表現形式更形象生動,越來越受到廣大英語學習者的歡迎,因此,教師要積極利用多種媒體及網絡教學,拓展新的聽力教學的渠道。
心理語言學認為,閱讀是一個信息加工的心理過程,讀者可以利用視覺信息自下而上地對文章的字、詞、句進行解碼,逐步理解整個語篇的意思。讀者可利用己有的背景知識,自上而下地預測內容,在閱讀過程中,這二者常常交替綜合運用。從另一角度看,閱讀材料是一定社會和文化的產物,沒有一定的文化與社會背景,讀者很難對所讀材料有真正全面的理解。小學生英語閱讀教學要注重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閱讀是個主動建構的學習過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成功與否取決于教師能否激發小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讓他們主動、積極地閱讀。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地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增強他們對英語閱讀的信心。
學習策略是靈活多樣的,策略的使用因人、因時、因事而異。學生所采用的學習方法與他們的學習目的、學習態度、學習情感、學習意志及個性特征密切相關。因此,進行學法指導,首先要研究學生的學情,把指導學法和研究學情結合起來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當然,學生的學習是復雜的,它與學生的身心各個方面都有密切的關系。只有把學生的學情研究透徹,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學法指導。
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以便在今后的學習中,自覺地運用這種方法去獲取知識,提高聽說讀寫技能,發展智力。因此,教師必須使學生樹立學習中的主體意識,通過具體的學習活動,如制訂簡單的英語學習計劃、積極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某一學習任務、按計劃每天記憶詞匯、朗讀課文等,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是英語教學過程的一個主要方面,是學習的主人,在學習過程中,自我明確學習目標,自我激發求知欲望,自我保持學習興趣,自我反饋調節學習行為與策略,逐漸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
學習英語,掌握其組詞造句規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將這些知識在語言交際環境中加以運用。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習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語言反映文化,是以文化為背景的,而各民族的文化又是獨特、互不相同的。不同的語言由于其文化的背景不同,在交際中的意義表達和語言使用有很大的差異,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準則,就不可能真正學到語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培養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挖掘教材優勢培養文化意識語言是文化傳播的媒介,小學英語教材中就包含豐富的英語文化背景知識,英語教師在學生英語知識的同時,有義務闡釋其文化含義和使用場合,了解英語文化背景知識是學生恰當運用英語交際的一個必要條件。巧妙布置教室建設“文化小島”,很多英語教師做出了種種努力,在教室展示英語國家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物件,如地圖、雜志圖片、英語畫冊、導游冊、英語雜志、報紙、廣告、照片、實物、英語諺語條幅等,使學生身處教室而有種置身于英語文化之中的感覺,既為學生提供英語詞匯、語句的環境,又增添英語學習的勇氣。通過輔助語言,傳遞文化信息。輔助語是指衣著、手勢、姿態、臉部表情、交談的理解程度、禮貌程度及動作行為等。小學英語教師要有意識地通過這些方式傳達些文化信息,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理解、接受和客觀地對待英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