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隴南市文縣石坊柳鄧小學,甘肅 隴南 746409)
小學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基礎,是孩子真正開始接受系統化教育開始的地方,所以,對小學教育的重視程度無論怎樣都絕不會過分。在美術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充分發揮能動性,將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貫穿始末。最終達到自主學習,勇于探索,渴望創新,不斷超越的目標,為培養創新性思維而努力。
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年齡都還比較小,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難于集中注意力,這是小學生自身的特征所決定的。所以,在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要努力培養孩子的參與意識和實踐精神,使得學生能夠參與進教育教學中去。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在課堂中扮演主講,讓孩子闡述自己的想法,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角,教師通過正確引導,提升課堂的活躍性和參與性。同時,教師也要適度開展問題競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適度的比賽壓力下能夠主動思考,團隊合作,解決問題。這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是極其重要的。改變舊式教育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模板化、應試化教育,順應新課改的趨勢,采取措施激發小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延伸到其他方面,使學生擁有主人翁意識,參與意識和實踐精神。最終提升了小學生對美術學習的效率,激發了創新能力,提高了教學質量。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是提升能力的力量源泉。好奇是學生的天性,是對新鮮事物探究的一種心理傾向。小學美術教學包含手工制作、中國畫等等,花樣繁多、十分豐富,這些學習內容,無疑會引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理,在這種心理下,學生一旦產生好奇心,就會不停的去思考,就會在頭腦中產生許多問號并通過實踐獲得更多的知識,就會使得自己的好奇心得到滿足。教師應該在課堂中引進一系列的懸念設置,故事引導等有效的方法引起學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合適的游戲環節能夠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產生求知欲。如何把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編入游戲中去,是所有教學人員應該思考的。這種方法對于那些十分好動的小學生來說,具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年齡比較小,自控能力差,所以小學生想要學好美術一定要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促使下,產生對小學美術的極大興趣。
擁有發散的思維對學生的創新思想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小學生具有普遍的好奇心,這對他們的創作靈感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如何挖掘其創作靈感,激發其對外界事物的強烈好奇心,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作出正確的引導。
首先,老師應該教會學生如何欣賞一些他們可接受的作品,而不是先去學習如何畫畫。因為只有接受了的事物,學生們才會去了解它,去喜歡它。其次,用語言的教學方式去激發學生內心的想法,和對新事物的看法,讓他們展開心中的夢想,激發創新活力。最后,揭示主題,讓他們開始動手,將他們內心深處的想法表達出來。即使最初的作品中表現的是他們的童真、稚氣,但通過這些可以激發他們的創造活力,發散思維和開放思想。
在打下美術基礎框架后,就是讓作品擁有獨一無二的色彩了。各種樣式的顏色,可以讓學生隨心所欲地在上面涂上他們喜歡的顏色,表達出他們內心發想法。在他們認知顏色的過程中,為了提高他們對色彩的感受能力,要打開他們的思維,聯想出各種事物,幫助他們用色彩描繪出來。這樣既可以讓他們的繪畫更佳,也可以使他們掌握更多知識。在作品上色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不協調的毛病,此時應適當的講解一些顏色知識,如對比度、純度等,也讓他們實際練習,加提高他們對顏色配對的能力,進一步感受色彩美。
審時度勢也在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學美術教學主要是培養創新能力,而小學階段一直都是一個人思維活動已經認知活動的高峰期。在這個時期,要加強他們對當代美術作品的認知與創新,培養他們的熱情與大膽創作。與此同時,也要及時引導,并不斷促進他們表現出來的創新意識,提供創新的機會。
所謂的自信心,就是學生內心深處對自己的認可,也是成長過程中的精神支柱,同時也是一個人行為的內在動力。只有當一個人擁有了自信心,才能夠使其在生活、學習、工作的過程中形成一種良好的心理。在一般的傳統教學方法中,主要是老師引導學生學習,老師的思維也固定在了學生的腦海中,阻礙了他們的創新思維。為了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在教學過程中,主要以學生的個性講解其繪畫緣由,增強其自信心,并結合老師一般性引導。只有這樣,才能夠對學生做出公正、公平、公開的評價。其次,老師通過學生的互評以及自評方式,也能夠是學生加深對美術的認識和更深層次的了解,發現自己內心深處的閃光點,也是對自己肯定的一種方式。最后,通過這些教學方式,學生自身會消除一些疑慮,更加自信,能夠更好地進行學習,并且會越做越好。
總之,小學美術教學是一種藝術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不能明確教學目的和方法,導致產生了迷茫的心理。因此,在老師的引導下,盡可能的發揮他們的創新思維,對他們今后的學習之路會有很大幫助。筆者認為要充分發揮多媒體,這樣可以讓美術教學更加生動,更加具體,能讓學生盡快融入課堂,開放他們的思維,激發其創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