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中衛市海原縣第三小學,寧夏 海原 755200)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很好的概括了課堂導入環節的重要性,充分體現了課堂導入環節對于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重要意義。但是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環節中,仍然存在著導入方式單一、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導入環節缺乏師生互動等方面的不足,嚴重影響了課堂導入環節應具有教學優勢的發揮,不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和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發展。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應以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積極的進行課堂導入形式的創新,能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第一時間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為后續的課堂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小學數學課堂導入方式缺乏多樣化、創新性,無法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在以往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對課堂教學的導入環節都采取一種不太重視的態度,在導入過程中也只是進行直接導入的方式。這種單一、枯燥的導入方式,很容易能學生對數學課堂教學產生厭煩、消極的學習態度,從而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環節缺乏互動性,使導入環節應有的教學作用無法得到發揮。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學環節的設計應緊密圍繞學生的具體情況,才能更加充分的發揮出其應有的教學價值。但是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環節設計中,一部分教師只會通過自己教學經驗盲目的進行導入環節的設計,而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溝通,忽視了對學生具體情況的了解,從而導致小學數學課堂的導入環節缺乏趣味性、有效性,嚴重影響了后續課堂教學環節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創新課堂導入方式,為學生呈現多樣化的小學數學課堂形式。小學階段的學生好玩、好動、興趣廣泛、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有限,為使學生能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始終保持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就需要教師應積極的進行課堂導入方式的創新,使學生在多樣化的課堂導入中實現學習興趣的激發。首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及學習規律,設計具有趣味性的導入方式。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一節時,教師可以通過趣味故事的形式進行導入;在教學“元、角、分”一節時教師可以設計趣味性的游戲形式進行導入。這種適應學生具體情況的導入方式,能充分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使學生能在濃厚學習興趣的驅使下,更加積極的進行后續的課堂學習,實現更加良好的學習效果。其次,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具有懸念的導入方式。如,在教學有余數的除法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具體例題的提出,要求學生先進行運算。學生在進行運算的過程中,就會調用自己已經學過的數學知識進行問題的解決,當解決問題過程中出現認知沖突時,學生就會產生一定的疑惑和懸念,這樣教師再進行教學內容的講解時,就會使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滿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另外,課堂導入方式多種多樣,只有教師根據具體的教學要求進行科學的設計與選擇,就會收到良好的導入效果,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注重課堂導入環節中互動教學形式的融合。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學課堂已經成為了教師與學生進行思維碰撞、情感交流的平臺。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環節設計時,應積極順應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將互動式教學形式 進行引入、融合。首先,教師應在備課環節注重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在充分了解了學生對這部分教學內容的學習基礎、認知水平及興趣點的基礎上,進行導入環節的科學設計。其次,在具體的課堂導入環節中,教師也應與學生進行積極的互動與溝通,這樣不僅能有效的構建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還能在師生互動中,進行導入問題、導入活動的順利解決與進行,提高導入環節的有效性。
(三)注重課堂導入環節中實踐性的提升。數學作為一種具有高度實用性的教學課程,很多數學知識都需要通過實踐性的探究活動中進行教學與理解。因此,在進行小學數學課堂導入設計時,教師應注重課堂導入環節中實踐性的提升,使學生能夠在具有實踐性的教學活動中,實現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的激發。如,在教學“年、月、日”一節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堂導入環節進行日歷的實踐制作,使學生在親自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實現對教學內容的初步了解,同時也能得到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課堂導入環節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都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應積極的提高導入環節的多樣性、互動性及實踐性,以此實現課堂導入環節教學價值的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