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阜城縣第三中學,河北 阜城 053700)
教師在課前應該將這節課需要講解的內容和重要知識點做系統的總結和概括。利用數學教具和多媒體直觀的展示給學生,便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講解三角形三邊關系時,可以讓學生準備長度不同的幾根木棒,利用長度不同的木棒來拼三角形,總結什么樣的三條木棒可以拼成三角形,什么樣的木棒不能拼成三角形,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又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在立體幾何的講解中,例如觀察幾何體的三視圖,可以利用多媒體將圖形展示出來,通過從不同的面進行觀察,得到幾何體的三視圖。
盡管教師充分地備學生、備教材、備教具,但是學生是具有能動性的主體,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由于興趣、注意力、知識積累、學習方法、思維方式等的差異,對問題會有不同的、乃至錯誤的看法,這些言語、行為或情緒方式的表達,所以學生在課堂上可以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這些都是課堂教學過程中動態生成性的資源。因此,在課堂上經常會與課前預設不完全一致,會涉及到各種新的,可供開發的教育資源。而這些資源都是可以利用的資源,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引導。對學生的錯誤加以利用,使課堂變成有趣的、生動的課堂。
例如,我曾經在聽劉老師公開課時,劉老師在講解習題課讓學生發揮主體作用,一道題讓不同的學生進行板演,結果每個學生板演的方法都不同,這樣一道題就有了好幾種不同的解法。那針對這幾種不同的解法劉老師都做了點評,對于不恰當的步驟,讓學生進行改正。劉老師說她自己備課時都沒想到這么多的解題方法。這種方式既能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又能開拓學生和老師的思維,使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
教學靈感,能使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擺脫一些教學困擾和尷尬,能讓自己豁然開朗、妙趣橫生。教學靈感,有些來自于師生之間的共同活動,有些來自于教師之間的教研討論……而很多則是來自于教師對某些問題經過冥思苦想無果后,但在某種環境下可能突然腦洞大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對于一名教師來說,教學靈感是對課堂教學的深化和升華,是教師超常發揮教學技能的體現,是教學生涯成功的重要展示。
教學靈感真的猶如一顆流星,一閃即逝。若能及時捕捉,則成為我們寶貴的教學資源;捕捉不到,就像做了一場夢,慢慢淡去。我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把握了教學靈感,豐富了我的課堂,拉近了師生的距離,激發了我的專業成長,使我更增添了一份對數學教學的摯愛。
教學中到處蘊含著豐富的教學資源:在學生奇思妙想中,甚至是胡思亂想中,教師偶爾的“靈光一現”中,只要蘊含著閃光點、生長點、轉折點、連接點,哪怕是微乎其微,教師就可以挖掘、開發、利用,見機行事,不斷優化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