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榮偵
(貴州省安龍縣篤山鎮幼兒園,貴州 安龍 552400)
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背景下,學前教育階段的教學管理制度得到了不斷改革與創新,幼兒教育階段班主任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很多幼兒園更突出了幼兒園班主任工作的力度,細化了幼兒園班主任管理的方法,讓幼兒園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方向更加明確,方法更加靈活,以便于能夠適應新時期培養幼兒創新意識的發展需要。眾所周知,培養創新意識是為了打造出能適應時代發展的人才,尤其是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的全能型人才。從創新意識的提出到現在,各領域的權威人士非常重視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其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出適應當今時代的全能型人才,來推進國家的發展、推動時代的進步。因此創新教育正在大力推崇,就此新課程的改革與教學方式的改革得到了大力的推廣。幼兒園班主任老師在活動中融入科學探究的因素是一種事半功倍的方法,這就要求幼兒園班主任自身必須具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同樣必須具有準確的科學知識。那么,幼兒園班主任如何有效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本文主要圍繞以下幾方面探討幼兒園班主任以有效活動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教育專家相關研究表明,從幼兒的心理發展方向來看,這個時期是幼兒的“好問期”,當幼兒看到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時,往往會產生好奇心理,就會提出“為什么”的問題。這就是幼兒創新意識的萌芽,但前提同樣必須是安全的,班主任老師則在旁邊負責指導幼兒自己動手實踐探究,通過解決幼兒提出的問題來提高幼兒的科學素養,同時來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同時,恰當的設置懸念就能很好的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幼兒園班主任根據孩子們的心理來揣摩如何帶動科學探究的課堂氛圍。同樣根據相關的探究主題,巧妙地設置懸念,進而來誘發孩子們對科學進一步探索的興趣,讓幼兒的求知欲更加的強烈。就比如說生活中常見的發酵現象,教師首先通過好吃的糕點來誘發兒童的好奇心理,將注意力成功轉移到本節課的科學探索中,然后支持、鼓勵幼兒在活動中積極地交流與討論,在討論中鼓勵回答正確的孩子,或者有適當的獎勵,這樣就能更好地激發幼兒的積極性。
創新意識的培養必定離不開創新思維的發掘,觀察能力是認知各種事物的重要前提,觀察事物的同時老師引導幼兒進一步的探索事物的本質,然后進行思維發散,將被觀察事物與日常生活所聯系,這樣就能更好地讓幼兒在現實生活中對創新思維的培養。完全獨立的環境也是培養孩子們獨立思考的重要前提,而創新意識的培養需要幼兒們大膽地提出問題,提出問題的同時也是獨立思考的過程,然后對提出的問題進行匯總,集中讓幼兒們討論,在提出此問題的基礎上進行問題擴散,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大膽的提出新的想法,在此過程中老師的職責就是負責統計問題,對提出問題的方向加以引導,最后在此問題的基礎上聯想到新的事物,進而使幼兒的創新思維得到更好的培養。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同時實踐體驗能更好的接近事物的本質,讓幼兒能更好的理會科學的本質,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幼兒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增進他們對科學探究的積極性,而且還能增強幼兒的操作能力。幼兒園班主任要善于讓孩子們從中找到樂趣,通過對物質本質的探索,促進幼兒們的動手創造能力。比如栽種一棵種子,讓幼兒們每天精心呵護,記錄每天的變化,在此過程中肯定會提出“為什么種子會發芽”、“為什么種子每天的變化都不一樣”等之類的問題。這都是對幼兒們思維的鍛煉,通過類似的鍛煉就能使幼兒們的思維得到更好的強化,為今后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距離創新型人才又近了一步。
幼兒通過活動中的科學探究肯定會有很大的收獲,所以活動后與同伴們進行溝通與心得分享是很有必要的,每個人的心得體會往往是不同的,與伙伴溝通的同時可以學到他人的思想,增大思維寬度,同樣可以拓寬視野。但是在此過程中難免會有想法不合的時候,每個幼兒的性格肯定是不同的,為了避免因意見不合而引起糾紛,班主任老師應該在現場維持秩序,這樣不僅可以降低意外時間的發生,還能幫助思維偏離正軌的幼兒加以引入正軌。此過程同樣可以鍛煉幼兒的溝通表達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夠理清自己思路,能夠將自己的想法有次序的表達出來,這樣就能使思想和表達能力同時得到更好的鍛煉和發展。總之,在活動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而教師就應該幫助幼兒解決,但不是一味地完全幫助幼兒,而是加以合理的引導,培養幼兒們的全方面思維。
綜上所述,幼兒園班主任老師僅通過課堂上的活動探究是完全不夠的,這需要通過生活的方方面面對幼兒的創新思維進行發掘。當然,幼兒創新意識的培養有很多途徑,但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的創新思維加以培養,這樣才能更好的培養出能夠適應時代發展的創新型人才,甚至成為社會需要的全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