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俠
(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縣雙山子初級中學,河北 秦皇島 066500)
現代教育的本質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真正成為生活和學習自我發展的主體,而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和發展,首先決定于教學關系,提出生活化的課堂教學的前提是“六帶進”:教師將微笑帶進課堂;將尊重帶進課堂;將寬容帶進課堂;將民主帶進課堂;將探究帶進課堂;將合作帶進課堂。
(一)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學會主動和學生交朋友,要充分相信他們具有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潛能和潛力;要學會寬容一些有缺點、犯錯誤的孩子,善于與他們交朋友;要深入孩子的內心,感悟與孩子們交往帶來的無窮樂趣。教師在課堂上,要把自己當作學生中的一員,要和學生們共同討論、實踐、操練,形成師生認同一致的觀點。要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建議,并虛心地接受學生們提出的一些富有時代感的語言和現實意義的見解,實事求是地分析教材本身內容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通過這些切實可行的教學環節,來促進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的形成和建立。
(二)有交流、協作的生生關系。學生間良好的合作與交流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重要環節,而這種關系的形成又十分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指導與協調。首先,教師要善于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相互傳遞和交流信息,學會傾聽別人的發言。其次,要引導學生懂得關心他人,學會在學習中思考、實踐中體會和理解別人、尊重和欣賞別人,能有利于學生間相互協作的人際關系的形成,也直接對教師的課堂教學產生積極而有效的影響,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課堂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課堂,從而投入到課堂生活中去。
說起學生的英語學習,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現象:與同學、朋友和家人談心,有聲有色,課堂發言,卻吞吞吐吐,蒼白無力。學生就像樹木離開了土壤,自然不能存活,在這些學生眼中,生活是個樂園,可以盡情揮灑靈性,而英語學習與生活脫了節,生活中的喜怒哀樂,異彩紛呈,而英語學習卻是個苦海,一見到就頭疼,又怎會不生氣呢?所以要從根本上改變這一弊端,教師必須在課堂上發掘教學資源,優化教學內容,力求讓學生聯系生活學習英語。教師在教學內容上要考慮到學生的生活經驗、生活環境讓學生感到知識貼近他們的生活讓課堂具有親切感和親和力,從而讓英語課堂活起來。
例如,每當重大節日到來之際,我都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英語國家節日的氛圍。學生在享受節日快樂的同時,把自己的內心體驗成功地用語言或其它形式表現出來。
因此可見,社會生活是英語學習的源頭活水,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融入社會,融入生活,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拓展自己的學習視野,才能培養學生具有英語學習的創新能力。
生活并不是一幅靜止的畫面,生活化的英語課堂教學需要有豐富的、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多樣化的教學是對課堂回歸生活的最好體現。英語學習是一個互動的過程,課堂中加強溝通與交流,相互啟發與補充,分享彼此的思考,共同探究的學習是我們生活化教學追求的課堂氛圍。營造積極互動的課堂學習,讓生活走進學生的課堂,讓學生創造美好的生活。為了有利于學生的多向交流,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在座位的編排上,不局限于傳統的“秧田”式,而是根據教學的需要,靈活變換座位方式,自由組合學習小組,可四人、六人,可馬蹄形、圓弧性、便于展開協作交流。
例如,在我們的英語課堂上,利用生活中的情境,進行角色表演,讓學生分享學習成果,生動活潑地學習有用的英語。在課堂上,學生之間語言的表達,互相推敲著對方的語言。他們學習對方語言表達的技巧,課堂氣氛相當熱烈,雖然有些地方還顯得比較稚嫩,但學生練得投入,練得有效。這樣學生的英語水平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更加高漲了。
為了鼓勵學生上好每一堂英語課,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注重個性化人格的塑造,我們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新的評價理念,努力實現評價的教育性、激勵性、發展性功能,形成“生活化評價”的新體系。
我們用生活化的教學觀念從日常的英語課堂教學的每一次評價入手,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一是課堂上改變以往非對即錯的方程式評價,打破標準化答案的禁錮,取而代之的是充滿熱情的鼓勵性評價,教師的熱情鼓勵與真誠贊賞,幫助學生始終處于積極的英語學習狀態中。二是利用班級優化大師給學生加分、寫優點卡等形式給學生進行隨機評價。親切的語言像縷縷春風,讓老師和學生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消失了,而且把學生的興趣吸引到課堂學習過程和良好的心理體驗之中。
生活化的英語課堂教學,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生活走入課堂,讓課堂走進生活,師生在生活化的課堂中,和諧地、平等地進行對話和交流。學生處于“生活處處皆英語,英語無處不生活。”的學習環境中,樹立了學生想學習英語的信心,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切切實實地體現了全員參與、有效參與,真正實現了英語課堂因生活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