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完
(通山縣實驗初級中學,湖北 通山 437600)
在開展初中英語這門學科的教學中,教師要帶著不斷優化的思想,組織開展這門學科的教育教學工作,要通過富有成長性、發展性的學科教學內容和基本方法,讓學生感受到靈活生動,并且發展變化的課堂。這此都符合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實施素質教育,要轉變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提高教師教學水平與質量,改進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初中英語教育的效率。下面我從幾個方面談談我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優化的一點認識。
第一,教師在課堂上占用時間過多,課堂幾乎成了教師的脫口秀,學生很少有機會進行表達。 教師也缺乏耐心,不對學生進行積極的鼓勵,更多時候還是自說自話展現自己的語言魅力。第二,課堂互動缺乏目的性。很多教師認為,提出問題讓學生不斷地思考和回答就是在互動。然而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沒有提前經過認真充分的準備,有的時候會嚴重偏離課堂教學的目標,使得整堂課程混亂不堪,學生也只是疲于應付教師的問題,沒有做認真細致的思考和總結。第三,有些課堂的互動缺乏紀律性、組織性,課堂秩序混亂,這也導致很多學生感覺互動型的初中英語課堂給人亂哄哄的印象,實質上卻沒有學到什么東西。 如果沒有明確制訂和遵守必要的組織原則的話,就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
課堂互動是互動式教學模式的主要內容,需要教師細細揣摩與實施。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更要積極與學生溝通,讓學生感覺到教師對他們學習的關心,感覺到教師想和他們溝通,且持平和的態度與學生進行交流,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無論教學內容是什么,教師都要以良師益友的身份和學生交流,以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要讓學生感受到他們所處的環境是友好的,可以讓他們沒有顧慮地表達發言,因為有教師在背后支撐教導的環境。這樣的情境讓學生愿意參加,這樣的互動式教學讓學生能更大膽地參與其中,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不斷提升。如在英語課堂中,教師可以與學生共同觀看英語電影,與學生交流英語電影的內容感想,讓學生處于英語的情境之中。
初中英語課堂上的互動包括很多主題討論活動、對話練習活動等。不管是哪一種互動,在學習中,教師都要提前組織學生圍繞著互動學習的規則進行討論,制訂明確的互動學習規則。尤其在小組討論中學生如何分工、如何發揮各自的積極作用,這些只有在一定的規則的約束之下,才能有條不紊地進行,學生才能均衡地發揮自己的能力,得到較為充分的鍛煉。例如,在一個小組中最好要有一個組長,負責組織討論工作的順利進行。每個組員該承擔什么樣的責任,是發言,還是總結,這些都需要明確。并且過一段時間最好還要有一個輪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學會換位思考,也都能在不同的角色扮演過程中,體會到角色的責任,從而做到互相理解。規則的制訂實施過程非常重要,教師可以給學生一些建議,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規則制訂方面達成共識,這樣他們在遵守的時候才會更加自覺。不能簡單直接地告訴學生應該怎樣做,這樣的做法不符合民主的特點,學生容易產生逆反情緒,嚴重影響課堂互動學習的效果,使得學生感受到更多的壓力,從而降低了互動學習的效率。這些都是教師需要注意避免的。
任何一堂初中英語課程都要從教學目標的明確和教學內容的豐富完善以及科學組織等方面進行優化,要在現有基礎上彌補不足,精益求精,不斷地提升課堂教學的高效J除,精準性,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收獲感和參與的熱情。所以,在教學目標的設置上,一方面要考慮到學生在英語知識方面的獲取目標,另一方面在情感態度方面以及學習方法方面,也要有明確的目標。另外,在教學的具體設計呈現方式方面,教師也要進行優化組合,明確目標和內容,這樣才能緊緊圍繞著綜合性教學目標的實現,合理靈活的運用各種手段,讓課堂的教學變得更加輕松而富有成效。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借助對相關參考書以及教學大綱的幫助,另一方面也需要豐富自身的工作經驗,以及其他專家型教學同行的幫助和指點。
互動性教學模式的優勢明顯高于以往的授課模式,而這種模式下培養出的積極主動的人才更是當今時代需要的。初中英語課堂更需要這樣的模式,在交流中互動,在互動中交流,使學生的英語水平得到更快的提升。英語教師授課時應巧妙運用這一模式,將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完全激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