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英
(常州市焦溪初級中學,江蘇 常州 213000)
思政課教材蘊含著豐富的公民參與意識教育資源,教師應立足課本,仔細研究教材內容與公民參與意識的對接與結合之處,挖掘出鮮活的公民參與意識培養的教育素材。
如在《發展人民民主》中我國人民民主的廣泛性;國家與公民個人的利益在根本上的一致性;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珍惜民主政治權利。結合這些內容進行權利意識和國家意識教育,有助于學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有助于學生放眼世界風云,緊扣時代脈搏,開闊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眼界;有助于學生樹立“祖國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國家觀念,關心國家大事,并自覺地服從和維護國家利益;有助于學生增強公民參與意識,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理念;有助于學生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提高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思政課不應過于追求知識的邏輯線索以及知識的系統性、完備性,而更加注重學生如何發展。教師們積極改變對以往課程知識的認識,緊密圍繞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教學過程。教學設計的過程就是為有效達成公民參與意識教育目標而精心設計的教學實施過程和教學行為方式,實現教師、學生、教材、教學環境資源等因素的優化組合。
首先,精心研究課標和教材,創設生動的仿真情境。精心研究課程標準、教材、教參,充分利用網絡進行選材,比如生動的圖片、漫畫,恰當的視頻資料,甚至包括各種小故事、小文章,選出學生感興趣而又有意義的活動材料,努力創設生動活潑的仿真情境,刺激學生從情境中挖掘和探究,并在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中感悟公民參與意識。
其次,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生活是知識得以實踐的土壤,知識要在生活中存在和形成。課堂教學要重視課程內容與學生個體經驗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思考那些經常發生在生活中的難題,使學生勇于面對生活中的困難,積極應對挫折,促進學生成長。
例如:“學會行使監督權”一課的教學中,可讓學生對學校的管理進行監督,采用多種方式和途徑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同時,主動關心身邊的事,當好小公民。同學們對自己的學校生活比較熟悉,也很樂意參與這一活動,對身邊的使更加關心,更愿意為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出謀劃策。這樣做,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主人,應該有主人的責任。
又如:“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的教學可以設計模擬選舉人民代表。讓學生談談“如果我是候選人我會怎么做?”“我是選民我應該怎么做。”“如果我當選為人民代表,我要為人民做什么?”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不僅了解了我國的民主選舉制度,而且增強了主人翁責任意識。
在思政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在行走中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不斷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公民素養,培養參與意識。而且能使學生通過參與活動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理論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動機。有利于學生產生聯想、想象,產生知識的連接和遷移,也有助于學生產生感悟、移情和反思,促進形成新的道德認識和道德情感。
如我們組織學生開展“關于常州市公交車乘客不文明現象的研究”“關于電動車出行安全問題的研究”等校外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校門,主動參與社會公共問題的調查和研究,學生的熱情很高,以當好社會好公民為榮。在實踐活動中幫助學生認識、關注社會,逐步增強學生的公民參與意識,關注社區的公共問題,了解相關的公共政策,以實踐活動為契機,引導學生以公民的角色、主人的身份體驗生活,通過實踐過程傳播公民知識,培養公民參與意識,張揚公民權利,呼喚公民責任。我們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學校、社會和政治生活中去,學會通過合法渠道來表達自己的意愿,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積極參加社團活動、公益活動和各種政治活動,激發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熱情,提高自身的素養,增強參與活動的能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
今年的新冠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同學們雖然不能外出,但在家里同樣可以關心社會,參與社會活動。很多同學在學校的引導下收集疫情防控知識,關注防控時事,積極制作手抄報、電子小報,宣傳防疫知識。還有同學積極討論交流,對如何加強突發疫情防控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議。同學們在這樣的活動中了解了社會,增強了責任意識,也鍛煉、提高了能力。
平時我們還可以利用團隊活動、主題班會、班干部的民主選舉、參與學校的管理等來培養公民的團結協作精神、民主意識和參與意識。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們參與社會生活,如開展社區服務、舉行募捐活動、宣傳和參與環境保護活動等,以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意識和環保意識。
公民參與意識的養成教育是中學政治學科教學的一部分,在教學中要處理好公民意識教育與學科知識教學的關系,公民意識教育是教學生學會做人的教育,帶有基礎性和普及性。因此,在思政課教學中要結合公民意識教育的內容,使德育走進生活,在實踐中、行走中培養學生的公民參與意識和公民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