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天龍
(浙江省諸暨市海亮外語中學高考部,浙江 諸暨 311801)
數學相比其他學科相比,其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枯燥,且對學生綜合思維的能力要求較高,使得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較低,甚至產生厭煩感。而數學又作為三大主科之一,無論是學文科還是學理科,都無法脫離數學的魔掌,此外數學在高考成績中所占的比重較高,這也使得學生不能不能學習。兩種感受相互結合,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投入,在課堂上也無法長久保持積極性,老師的教學效率也無法提升。而隨著新課改的持續深入,部分高中數學老師開始改變原來的教學方式,逐步提高教學質量,但是在課堂提問中依舊存在的問題。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老師開始改變原有的教育模式,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和自主思考,并通過利用各種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在提問環節中,仍然存在著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便是學生回答不積極。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包括:其一學生對答案保持不確定的態度,對于高中數學來說其問題的解決需要運用多個知識,而有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知識點掌握不扎實,也是對問題的解決沒有把握,從而造成問答不積極;其二是學生上課不認真,由于數學本身就不交枯燥,可能會導致自制力不強或者未能休息好的學生在課堂上極易容易走神或者進入睡眠狀態,這也使得老師在提問過程中無法及時地對問題進行解答;其三是老師在課堂上提問的知識大部分是符合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情況,而對于一些學習成績很好的學生來說,可能會教的老師提問的問題過于簡單,從而不愿回答[1]。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和科技化程度不斷提高,多媒體技術已經在社會中的各個領域得到普遍使用。而在教育領域中,基本上每個教師都已經安裝了多媒體,但是在實際使用中,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有的年齡較大的老師對其使用并不熟練并且沒有使用設備的習慣,使得其只有在特殊時刻使用,比如又相關領導聽課的時候、進行錄課的時候。但是對于大部分年輕老師而言,大量的老師也積極利用新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比如通過利用一些動畫、實際案例、將問題進行分解等方式進行教學,使得學生在情景感知的過程中掌握知識的內涵和精髓,激發學生自主分析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潛能,而對于老師來說則可以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在講解的過程中更容易使學生理解[2]。
在新課改下,強調學生使學習的主體,老師只是引導者,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避免出現傳統的注入式教育,其主要由于注入式教學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被動地接受,漸漸地逐漸喪失了自主學習和自主思考的能力。為此教師需要給予學生更多的事件動手機會,鼓勵學生提出問題,通過對原有只是和學習方法原理的深入分析來激發個人發現問題的潛能[3]。
此外,在新課改情況下,教師為了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問題進行提問,使提問在保證具有探究價值的基礎上符合大多數學生的知識體系[4]。從而使得學生在思考問題時不會因問題過難而喪失學習數學的信心,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問題探究的興趣,獲得解決問題后的滿足感和自豪感。
其外教師還可以采用不同的提問方式,比如通過小組互相提問,即一個小組提出問題讓另一個小組進行回答;通過采用“抽獎”方式進行提問,即通過讓學生利用多媒體進行“刮獎”,而獎品則是相關的問題,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習學習的積極性,并且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對每道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并主動創新解決思路,保證學生能夠在自然而然的思考過程中主動的接受老師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善于營造發現問題的氛圍,鼓勵學生主動大膽提出問題。有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想要提出問題,但是會因為怕自己問的問題過于簡單或者說不知如何詢問,導致學生害怕提問。而這時老師需要及時地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增加學生提出問題的信心。
總結:在新課改情況下,使得高中數學教學環節和內容變得更為復雜,這也增加了對教師的要求,使得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在適合現在的教育環境。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使用現代的媒介技術、不斷創新的提問方式以及聯系實際情況進行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