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
(石家莊理工職業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81)
課程的初衷還是為了培育人才,工作過程系統化這個課程,并未要求課程創建人員去創作出新的知識,而是怎樣借助已有的知識,做好挑選與利用,讓其實現最佳。但在根本上,課程內容的挑選是將職業資格作為基礎,唯有學習內容把護理程序的相關步驟作為參考依據,將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的模式,是最理想的方式。本文就護理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所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并給出一些措施,以供參考。
伴隨職業教育理念的改變與發展,國家護理專業中臨床課程的模式也獲得了很大的發展與進步。在課程模式的研究與發展過程中,護理教育開始遠離醫療專業教育所產生的歷史影響,課程模式也歷經了從“純醫療教育方式”到“醫療、護理教學方式”改變的重要過程?!凹冡t療教育方式”相關課程內容實際的編排順序是:先講授疾病的病因、發病體制、病理生理和轉歸,之后再講授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最后講解疾病中的護理要點護理策略;但“醫療、護理的教育方式”這個課程即使引入了護理程序的相關概念,將一些醫學知識放到護理程序實際的步驟內,而護理程序并沒有在課程內完整的展現出來。
已有的護理教育課程方式,即使將一些醫學知識,借助合理化的護理程序,應用到了臨床的實踐期間,而因為護理程序在做課程構建時,缺少全面性,所以,讓課程中一些醫療知識在相關課程中還是較為獨立。并且,因為沒有運用護理程序全部的步驟,造成護理這個學科的知識缺少完整性。
依據工作過程這個概念,而工作過程就是“在企業內為做完一項工作同時收獲工作成果而開展的完整化工作程序?!币彩恰耙粋€整體且實時處在運動狀態的,但相關結構卻較為固定化的系統。”工作過程相關要素內涵有:首先,工作過程是相對“綜合的”;其次,工作過程會是“實時處于運動狀態中的”;最后,工作過程就是一個較為固定化的結構。依據護理程序的相關概念:護理程序是將系統理論作為最基礎的框架,其包括“評定、診斷、計劃、落實以及評價”這五個工作流程順序,是給患者提供全身心且全面服務的一項基礎工作順序,也是一種科學化確定問題與處理問題的方式,是綜合性的、動態的且擁有決策與反饋功能的一個過程。依據工作過程相關的理念,毋庸置疑,護理程序是經歷過高度的概括與整理的、擁有著系統性與科學性的工作過程。
建立工作過程系統化這一護理專業課程,務必要考慮到這兩個因素:首先,怎樣挑選課程所教的內容,其次怎樣對課程的內容實施排序。如果兩個因素都考慮到了,課程創建這個難題也就迎刃而解了。1.課程內容的挑選。將護師職業資格證所考核的知識作為基礎的標準,依據當下護理臨床的實踐范疇與崗位特征,在護理臨床實踐期間所運用的關于護理評估、診斷、計劃以及評價這些措施,以及護理實踐經驗的儲備為主,把適量夠用的醫學護理學知識與原理作為輔助,挑選課程內容。2.課程內容的排序。將護理程序中的五個步驟作為順序進行課程內容的編排,將醫學基礎和臨床知識、藥物學和檢驗醫學相關知識這些,分別放到護理程序中的評估、診斷、計劃與落實、評價中。就是依據護理臨床的實踐經驗,對于某個實際的疾病對象,應用護理程序中的評估步驟,實現學生對疾病實際的癥狀、體征或是可能隨著輔助檢查結果這些不斷了解的過程。而在護理診斷這個步驟里,需要學者能夠做到分析評估資料、為疾病對象提出準確的護理診斷、有關健康問題及其潛藏的并發癥這些學習過程。針對護理程序包含的計劃和落實步驟,課程能夠這樣進行理解與處理:護士對以后即將要運用的措施,假如用語言進行表述那這就是護理計劃,假如運用動作來進行表述,那其就是護理落實。所以,課程內部能夠將護理計劃和落實集中放到一塊去編排。其內容需要包含執行醫囑——醫療知識體制中存在的“治療”內容,護理干預的形式和方法——即護理策略,疾病的產生和發展的預防和控制、保持健康與維持健康的主要基礎理論——即健康教育的內容,還有落實護理計劃的實際方案等。最后實施的護理評價,是結合護理計劃落實后的成果,本應是護士在為病患提供相應的護理計劃后,對于患者自身的健康情況實施評價。3.不足之處。課程組建的過程中存在著這兩點不足:首先是“護理計劃和落實”這個課程的內容上,是不是需要添加“護理目標”相關知識還需探討。其次是有關護理評價。為了護理程序自身的完整性,應該做好護理評價,但是,護理工作期間的評價一般是對于實行護理計劃后的成果進行相應的評價。而課程內容的這個步驟需要怎樣處理,還需要深入的探討與研究。
結束語:工作過程系統化這個模式,是職業教育課程最為基本的發展趨勢。將護理程序當作參考依據來建立臨床課程相關的模式,是工作過程序系統化具體的實踐和運用探究。國家已有的護理課程教學方式,有著工作過程系統化這個課程的影子,并沒有足夠的完善與成熟。因此借助護理程序相關步驟,將醫療知識更加有效添加到護理知識體制中的課程模式,能夠使得護理課程更加健全,把自身所具有的積極作用都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