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申平
(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第一小學,江西 九江 330400)
小學階段是學生接觸和學習數學知識,培養數學思維和邏輯能力的關鍵時期,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如何最大化的實現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正是當前的主要教學任務之一。教師應當深入研究新課標對小學數學科目提出的教學要求,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借鑒前沿的教學思路,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水平,同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對自身的教學方式進行完善和創新,循序漸進的提高學生自發探索數學知識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數學的自信心,通過師生的共同配合和努力,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盡管素質教育理念的全方面推廣已經是大勢所趨,也確實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我們不能被這一表面現象所蒙蔽,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在目前的小學教學環境中,仍有相當數量的教師還在堅持著傳統的應試教育思維,過于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以成績論英雄的現象時有發生。在這樣落后的教學觀念的影響下,也會導致學生過于追求分數的高低,學習的功利心太強,反而與新課標提出的教育要求和教學本質相悖,最終導致教師在錯誤的教學之路上越走越遠,對于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百害而無一利[1]。
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生本教育的理念也是當前小學教師所應秉持的教育原則之一,但是,在實際的數學教學課堂上,教師為了保證課堂紀律,完成教學進度,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授課方式,教師說,學生聽,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十分低下,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也不高,從而導致教師既不能切實了解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難以把握實際教學中的重難點,使得后續的教學計劃缺乏針對性,學生也無法在緊張的課堂學習中實現數學知識的有效掌握,長久下去,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完全割裂開來,不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
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存在精力旺盛,好奇心和探索欲強,且思維較活躍的特質,但與此同時,由于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和規范,學生也存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組織性和紀律性不強,做事情三分鐘熱度的情況。在此基礎上,由于數學學科對于學生的理論基礎和邏輯思維有著較高的要求,再加之小學階段學生的數學思維體系尚未建立,因此小學生在剛開始接觸和學習數學的階段中確實存在一定的理解難度。學生在數學學科的學習中大多都存有畏難心理,嚴重缺乏自信心,不敢也不愿去主動發現和解決問題,長此以往,必然會導致惡性循環,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抵觸心理越來越強,嚴重阻礙了數學學科的教學有效性[2]。
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起著極其重要的導向作用,對于課堂教學進度的推進也占據著絕對的把控地位,因此,教師只有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水平,才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合理安排教學計劃,保障教學活動的連貫性。此外,教師也要擺脫傳統應試教育的束縛,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從而保障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數學學科對于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而小組化教學的有效開展恰恰可以讓學生在相互之間的交流與討論中發現自身看待問題的不足之處,提高數學知識掌握的全面性,進而實現對教材內容的真正理解和融會貫通,還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使其真正的成為課堂的主人[3]。
教師還可以通過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如生活情境、游戲情景等,寓教于樂,提升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和靈活性,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逐漸的增強學習自信心,進而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絕大多數的小學課堂已經配備完整的多媒體教學設施,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教學條件,搜尋優質的教學資源,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資源整合,將之融入進具體的教學計劃中,最大程度的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豐富課堂授課方式,充實授課內容,保障數學教學的實質性和有效性[4]。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響應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要求,主動對自身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和完善,摒棄以往落后的教學觀念,探索多元化、趣味化的教學手段,并將之落實到實際教學活動中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在保障教師教學有效性的基礎上還能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