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梅
(河南省焦作市溫縣第三實驗小學,河南 焦作 454850)
互動教學模式可以說是當前教學理念的具體表現之一,是當代教育變革的發現趨勢所在,其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教學理念,正順應了當前新課改的教學要求,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強化互動教學環節,并且應該采取更高效的方式來開展互動教學活動,并要構建和諧且良好的師生關系,來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從而最終實現小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提升。
雖然新課改已經逐步落實,當時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依然存在于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現在依然有一部分老師習慣于傳統的教學模式,雖然老師在課堂中給學生留有互動時間,然而由于老師對于互動教學不夠重視,或是互動時機設計不合理,或是課堂氛圍過于嚴肅,導致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不能有效融入,學生的個體需求得不到有效滿足,學生的自我意愿得不到有效表達,學生的學習地位被壓制,在課堂教學中互動教學形同虛設。而且很多老師習慣于用提問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互動,這樣一問一答的互動方式嚴重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而且由于課堂氛圍太過于嚴肅沉悶,學生的地位過于被動,學生的課堂教學活動參與積極性都不高,且老師習慣了主動教授,學生習慣了被動接受,課堂提問環節往往是優等生的表現舞臺,即使給予學習能力差的學生表現機會,往往也會由于過于緊張而出現錯誤,其能力也難以得到有效提升。
由于小學生年齡都比較小,自我管理能力和認知能力都比較差,因此老師在這個階段所起的主導作用就比較重要,尤其是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開展互動教學時,老師要充分考慮當前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接受能力,選擇合適的時機和合理的方式開展互動教學,使互動教學環節效果最大化。
在當前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學生已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互動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所占分量越來越重,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通過互動教學模式,有效達成課堂教學目標,并完成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任務,已成為每一位語文老師積極探索的問題。
老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時,對于小學語文教材中故事性比較強的部分,可以考慮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來開展課堂互動教學,通過讓小學生進行相關的情景模擬和互動交流,強化小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學習,而且角色扮演活動本身就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并且比較容易激發小學生的課堂教學參與和學習的積極性。老師在準備角色扮演互動活動時,需要提前深入研究課本教學內容,而且還要考慮小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并且要盡量營造一個與課本內容相符的教學情景,并將小學生引入到這個教學情景中,鼓勵小學生大膽表達,并引導小學生深入探究和體驗教學內容,通過角色扮演互動活動深入理解故事的內在涵義。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活動除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之外,還包括老師為學生創造的生生之間合作學習的機會。所以,老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可以適當的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活動,給予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并鼓勵學生大膽的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有效推動課堂互動教學的展開。所謂合作學習就是學生通過相互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對于難度比較小的問題,老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同桌合作,通過這種規模比較小的組合共同對問題進行探究,這種組合方式相對來說比較容易。還有一種就是多人小組合作模式,老師可以利用就近原則將相鄰的學生組合成一個小組,可以考慮選擇4到8人小組,根據問題情況適當選擇小組人數。例如:在學習《幸福在哪里》這堂課時,老師可以將學生以8人為單位分成若干合作小組,提出問題“幸福到底是什么?”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當然在開展合作學習時,老師需要事先將合作學習的技巧教給學生,如如何發言,如何質疑等,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并保證每個學生都有互動的機會,讓學生在合作互動中有效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1]。
在學習和生活當中我們可以發現,有效的競爭活動可以促進小學生的自主開展學習活動,而且小學生潛意識里都有好勝心,所以在競賽活動中小學生比較容易產生參與興趣,并且會非常渴望獲得勝利。所以,老師可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將競爭機制融入互動教學中,將課堂教學變成比賽現場,營造活躍的競爭氣氛,老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集體競賽,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好勝心,另一方面還能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例如:在學習《小壁虎借尾巴》這堂課時,老師可以先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然后開展“生詞闖關”小組比賽活動,老師將文章中的生詞寫在黑板上,然后讓各個小組討論解決,然后比較看哪個小組解決的最多[2]。
眾所周知,互動教學模式是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應用比較廣泛且有效的方法,可以說互動教學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部分,也是幫助小學生提高語文學習效率的有效手段。所以,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我們需要對課堂教學中的互動模式進行積極探索,讓互動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大放異彩,從而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得到有效改善,讓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