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桃桃
(江西省新余市第六中學,江西 新余 338000)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就是培養學生能夠在教學活動中對所遇到的事物或者理論產生疑惑并能夠積極提出問題,問題意識能夠促使學生調動思維認真探索,努力發現并提出問題,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敢于提問和善于提問,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在發現與解決問題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促進其能夠獲得全面發展。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數學課堂上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方法。
新課改以前,高中數學教學中老師都會采取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學生在課堂上被動地接受知識,自身的主體性地位不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同時,高中數學課堂上,老師的教學目的過于簡單,只要求學生得到正確的答案,忽視了對整個解題過程以及學生感悟的重視,更不會關注學生的思考過程[1]。因此,高中數學教學中老師一定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可以增強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保證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
想要更好地解決問題,首先就要弄清問題的來源以及解決問題的具體策略。同樣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想要增強教學效果,首先就要激發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這樣,學生在學習中就會主動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是按著舊思路,照搬照抄,實現了舉一反三,學生的數學思維也會得到培養。
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可以幫助學生構建合適的知識體系。高中數學與小學和初中數學相比,內容更復雜,難度更高,同時不同章節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更為密切。如果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可以讓學生找出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通過學習形成適合自己的知識體系,不僅可以擺脫傳統教學模式帶來的不良影響,還會讓學生的數學素養得到培養[2]。
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如果要達到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目的,教師首先就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在實際教學中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努力激發學生提問的意識,注重學生提問的方法,幫助學生在想問、敢問的基礎上懂得怎么問,促進學生在學習中對所學知識能夠合理地質疑和提問,進而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例如,在學習“函數基本性質”一課時,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提出疑問,學到函數單調性,老師講到單調性判斷的時候都會根據函數圖像判斷,但是有的函數圖像不容易畫出來,學生可以提出問題:“有沒有別的判斷函數單調性的方法”,當學生向教師提出了問題時,教師首先要表揚該同學,然后引導學生找出答案;即使學生向教師提出錯誤的問題時,教師也要尊重學生的提問,然后在幫助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教師要努力要將學生的問題意識保持下去,積極引導學生怎樣提出問題,幫助學生構建出屬于自己的知識網。
興趣是學生問題意識的根本保障,學生只有對提問產生興趣,才能夠努力發現問題并積極提出問題。因此,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以激發學生興趣為出發點,在設定教學內容和活動環節中創設輕松愉快的問題情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數學教師要努力打破傳統教學的局限性,鼓勵學生勇于提出問題,幫助學生拓寬思維模式,進而促使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
創新教學方式,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采用創新的教學方式,能夠為培養問題意識創造富足的空間,提高問題誕生的可能性。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采用“灌輸式”教學方式,學生往往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不利于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所以,改變傳統教學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方法,努力營造更好的學習環境,教師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為學生發現、提出問題創造空間和條件。
例如,在學習“三角恒等變換”時,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開展學習,在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可以讓小組成員之間相互提出問題如“如何求兩個角的正弦值”等,然后成員共同去探索問題的答案,遇到大家都不能解決的問題,在向教師尋求答案。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要隨時關注著學生的學習動態,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思路和方法,及時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打造高中數學高效課堂。
高中數學教學中,老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和公式,還要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數學課堂上,老師要采取合適的手段提升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知識應用能力,增強學生綜合素質,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