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雷
(遼寧財貿學院,遼寧 興城 125105)
當今社會是以大數據為背景的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憑借著這種優勢已經進入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大數據時代使用信息技術開展學生工作,對于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那么如何通過大數據創新高校學生管理模式,也成為了眾多高校學生管理人員的重要課題。
在傳統的高校學生管理過程中,主要就是對于學生檔案的管理和對于學生的管理。在傳統模式中,對于檔案的管理主要是以紙質版的形式存在,在紙質檔案中會有學生的姓名、籍貫和家庭住址等信息,但是在大數據背景之下學生的這些信息是遠遠不夠的,且傳統檔案在使用過程中也比較麻煩,需要一遍遍地查找和分類。隨著信息化學生管理方式的出現,傳統模式中的檔案管理弊端就逐漸暴露出來,如將傳統檔案模式重新編輯錄入到信息庫當中,就會耗費工作者大量的時間,且由于是首次輸入,還必須要保證其準確性,這就給學生管理人員帶來了一系列挑戰。
在大數據時代下開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就要求管理人員要有著超高的信息技術管理能力,如由傳統的紙質檔案轉變為電子檔案必須借助計算機來完成,但是傳統的高校學生信息管理人員一般都是以在紙質版上抄寫進行的,可能存在不擅長使用計算機的現象,這就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帶來了工作難度。此外,在大數據下進行學生管理工作絕非是錄入學生的基本情況,而且還要對學生數據信息進行收集和分析,除此之外還要進行管理和整理,將檔案中的信息錄入數據庫的同時還要對信息進行研究和整合,及時找出學生信息的空缺部分等,但是就現實情況來看,工作者無法熟練使用計算機開展學生工作的矛盾依舊十分突出。
高校中的學生信息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每個學期都會發生變化,如對于年級和每學期的成績都要進行及時更改和補充,雖然更改一個學生的信息非常簡單,但是此些信息的更改幾乎涉及到每個學生,這就在無形中增加了高校學生管理者的工作強度。
高校中的大學生相對于初中和高中學生而言,有著較強的自我約束能力。為了調動學生自我積極性,學校可以構建校園自治體系,將管理細則公示到學校門戶當中,使學生積極投入到學校自治體系當中。此外,高校還可以重視學生會和大學生自律委員會的作用,讓學生承擔一部分校園管理責任,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
在大數據背景之下,云端教學方式逐漸開始運用到教學活動中,在我國,無論小學還是大學,都已經開始運用云課堂進行授課。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云課堂更具有開放性,且操作便利,能夠遠程指導和管理學生。在大數據背景之下的高校管理模式中,應當重視云課堂的作用,為學生提供更多高效、優秀的學習資源,同時學校還應當加強與社會科研企業的交流,構建完善網絡遠程管理模式。
管理者是高校管理隊伍的主體,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整體素質能夠直接對學校發展速度產生影響,所以,為了保證高校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有必要加大人才培訓力度,對高校管理者開展管理類培訓工作。首先,高校可以通過建立培訓機制的方式對管理者進行培訓,如要求管理者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類知識,使管理者能夠把握大學生身心發展特征,從而保證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水平。其次,還應當建立管理者考核機制,對管理者進行管理知識考核,并建立獎懲制度,對于學習努力、水平較高的管理者進行適當獎勵,激發其責任意識。
在我國高校中各個管理系統缺乏與其他系統的聯系,再加上當今各類應用,如QQ、微信、微博等產生了眾多碎片化的信息,所以若要建立一套屬于高校的大數據庫,就必須對自身進行改進。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高校管理人員要借助現有的技術手段,對各類應用所產生的數據進行整合分析,并從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對于數據的有效整合,能夠打破數據壁壘,重新激活隱藏在底層的數據,通過在學生的數據與數據之間建立聯系,管理人員能夠發現學生學業與學生行為之間的關系,從而對學生的學習和行為進行評估,學生發生問題時也能夠通過之前所建立的聯系及時解決問題,通過這種管理模式,能夠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保證學生能夠正常畢業。
目前,我國將大數據運用到高校學生管理之中的案例不多,但是這必將成為日后高校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主流途徑。雖然就目前而言,大數據下的學生管理工作難度較大、出現的問題較多,但是越來越多的高校管理人員已經開辟出了一條適合學生管理的道路,所以,高校不僅不能忽視大數據管理方式的重要性,而且還要不斷地創新,從而探索一條適合本學校發展的管理道路。